行政事項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1129 課程複習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中分二,丙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中之,丁一正明修法又分為二,戊一正修時應如何中的己二正行

1.          正行分成那兩個部份?
總共修法、此處修法
2.          什麼叫做
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
3.          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是心作主還是我作主?
蓋從無始,自為心所自在,心則不為自所自在。
4.          沒有修時,心的趣向是那裡?
心復隨向煩惱等障,而為發起一切罪惡。
5.          我們修心的目的?
此修即是,為令其心,隨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緣。
6.          宗大師提醒我們一種錯誤的修的方式為何?
此復若隨,任遇所緣,即使修者。
7.          錯誤的修行方式會有那三種過患?
I.            則於所欲,如是次第,修習爾許,善所緣境,定不隨轉。
II.          返於如欲善所緣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礙。
III.        若從最初令成惡習,則終生善行,悉成過失。
8.          宗大師開示正確的修行次第三個步驟為何?
I.            故於所修諸所緣境,數量次第,先須決定。
II.          次應發起猛利誓願,謂如所定,不令修餘。
III.        即應具足憶念正知,而正修習,如所決定,令無增減。
9.          此處修法是在談修那一個法類?
依止善知識
10.      宗大師告訴我們趣入修習的方便的第一步是思惟依止勝利及不親近過患。
I.            親近勝利:勝利速成佛等,(LR.p37L9~p39L3)
II.          不依止過患:能引發現法後世諸大苦等。(LR.p39L4~p40L10)
11.      第二步是對於什麼起防護之心?
謂不容蓄,分別尊長過失之心。
12.      如何觀功生信?
隨自所知,應當思惟,戒定智慧聞等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淨行相信時,應恆修習。
13.      如何念恩生敬?
應思惟如前經說,於自己作當作諸恩,乃至未發誠敬而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