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須達長者起精舍

看了今年的[長壽王]戲劇,
想起了去年的[須達長者起精舍]

透由戲劇的演出.讓我們更加的了解其背後表達的內涵,

 [須達長者起精舍]是出自《賢愚因緣經》也是師父常請我們看一看的經典。


杜哥簡單介紹須達長者起精舍舞台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ojB6q97N8E 

內容簡介:
此劇乃佛世須達長者為佛陀起建精舍-祉樹給孤獨園的故事。

《賢愚因緣經》


《賢愚經》,全稱《賢愚因緣經》。十三卷。元魏慧覺等翻譯。
本經是收集種種有關賢者與愚者的譬喻因緣而撰成。據《出三藏記集》卷九載,本經是河西沙門曇學、威德等八僧,結志游方,遠尋經典。于於闐大寺,遇般遮於瑟大會(漢言五年一切大眾聚集),三藏諸學者各宣說經律,曇學等八人隨緣分聽,於是競習胡音,析以漢義,精思通譯,各書所聞。回到高昌,乃集為一部。後至涼州,河西宗匠慧朗以本經所記,源在譬喻,譬喻所明,兼載善惡,善惡相對則有賢愚之分,所以取名為《賢愚經》。
本經共收錄有六十九則譬喻故事,敘事說理活潑生動,深具文學及教育價值。

[須達長者起精舍品]是在卷10 ,是六十九則譬喻故事中的第四十一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園中止。
爾時舍衛國王波斯匿。有一大臣。名曰須達。
居家巨富。財寶無限。好喜布施。
賑濟貧乏及諸孤老。時人因行。為其立號。名給孤獨。
爾時長者。生七男兒。年各長大。為其納娶。
次第至六。其第七兒。端政殊異。偏心愛念。
當為娶妻。
欲得極妙容姿端政有相之女。為兒求之。即語諸婆羅門言。
誰有好女相貌備足。當為我兒往求索之。
諸婆羅門。便為推覓。展轉行乞。到王舍城。
王舍城中。有一大臣。名曰護彌。財富無量。
信敬三寶。時婆羅門。到家從乞。國法施人。
要令童女。持物布施。護彌長者。時有一女。
威容端正。顏色殊妙。即持食出。施婆羅門。
婆羅門見。心大歡喜。我所覓者。今日見之。
即問女言。頗有人來求索汝未。答言未也。
問言女子。汝父在不。其女言在。婆羅門言。
語令出外。我欲見之與共談語。
時女入內。白其父言。外有乞人。欲得相見。
父便出外。時婆羅門。問訊起居安和善吉。
舍衛國王。有一大臣。字曰須達。輔相識不。
答言未見。但聞其名。報言知不。
是人於彼舍衛國中。第一富貴。汝於此間。富貴第一。
須達有兒。端正殊妙。卓略多奇。欲求君女。
為可爾不。答言可爾。值有估客欲至舍衛。
時婆羅門。作書因之。送與須達。
具陳其事。須達歡喜。詣王求假。為兒娶婦。
王即聽之。大載珍寶。趣王舍城。於其道次。
賑濟貧乏。到王舍城。至護彌家。為兒求妻。
護彌長者。歡喜迎逆。安置敷具。暮宿其舍。
家內搔搔。辦具飲食。須達念言。今此長者。
大設供具。欲作何等。
將請國王太子大臣長者居土婚姻親戚。設大會耶。思惟所以。
不能了知。而問之言。長者今暮。躬自執勞。
經理事務。施設供具。為欲請王太子大臣。
答言不也。欲營婚姻親戚會耶。
答言不也。將何所作。答言請佛及比丘僧。
於時須達。聞佛僧名。忽然毛豎如有所得。
心情悅豫。重問之言。云何名佛。願解其義。
長者答言。汝不聞乎。淨飯王子。厥名悉達。
其生之日。天降瑞應。三十有二。
萬神侍衛。即行七步。舉手而言。天上天下。
唯我為尊。身黃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應王金輪典四天下。見老病死苦。不樂在家。
出家修道。六年苦行。得一切智。
盡結成佛。降諸魔眾十八億萬。號曰能仁。
十力無畏。十八不共。光明照耀。三達遐鑒。
故號佛也。須達問言。云何名僧。護彌答言。
佛成道已。梵天勸請轉妙法輪。
至波羅奈鹿野苑中。為拘鄰五人。轉四真諦。漏盡結解。
便成沙門。六通具足。四意七覺八道悉練。
上虛空中。八萬諸天。得須陀洹。無量天人。
發無上正真道意。次度鬱卑迦葉兄弟千人。
漏盡意解如其五人。
次第度舍利弗目連徒眾五百。亦得應真。如是之等。神足自在。
能為眾生。作良祐福田。故名僧也。
須達聞說如此妙事。歡喜踊躍。感念信敬。企望至曉。
當往見佛。誠報神應。見地明曉。
尋明即往羅閱城門。夜三時開。初夜中夜後夜。是謂三時。
中夜出門。見有天祠。即為禮拜。
忽忘念佛。心自還闇。便自念言。今夜故闇。
若我往者。儻為惡鬼猛獸見害。且還入城。
待曉當往。時有親友。命終生四天。見其欲悔。
便下語之。居士莫悔也。汝往見佛。
得利無量。正使今得百車珍寶。
不如轉足一步往趣世尊。所得利深。過踰於彼。
居士汝去莫悔。正使今得白象珍寶。
不如舉足一步往趣世尊。利過於彼。居士汝去莫悔。
正使今得一閻浮提滿中珍寶。
不如轉足一步至世尊所。得利弘多。居士汝去莫悔。
正使今得一四天下滿中珍寶。
不如舉足一步至世尊所。所得盈利。踰過於彼。
百千萬倍。須達聞天說如此語。益增歡喜。
敬念世尊。闇即還曉。尋路往至。到世尊所。
爾時世尊。知須達來。出外經行。是時須達。
遙見世尊。猶如金山。相好威容。儼然炳著。
過踰護彌所說萬倍。睹之心悅。不知禮法。
直問世尊。不審瞿曇。起居何如。世尊即時。
命令就坐。時首陀會天。遙見須達。雖睹世尊。
不知禮拜供養之法。化為四人。行列而來。
到世尊所。接足作禮。長跪問訊。起居輕利。
右遶三匝。卻住一面。是時須達。見其如是。
乃為愕然。而自念言。恭敬之法。事應如是。
即起離坐。如彼禮敬。問訊起居。右遶三匝。
卻住一面。爾時世尊。即為說法。四諦微妙。
苦空無常。聞法歡喜。便染聖法。成須陀洹。
譬如淨潔白疊易染為色。長跪合掌。
問世尊言。舍衛城中。如我伴輩。聞法易染。
更有如我比不。佛告須達。
更無有二如卿之者。舍衛城中。人多信邪。難染聖教。
須達白佛。唯願如來。垂神降屈。臨履舍衛。
使中眾生除邪就正。世尊告曰。出家之法。
與俗有別。住止處所。應當有異。彼無精舍。
云何得去。須達白佛言。弟子能起。願見聽許。
世尊默然。須達辭往。為兒娶婦。
竟辭佛還家。因白佛言。還到本國。當立精舍。
不知摸法。唯願世尊。使一弟子共往敕示。
世尊思惟。舍衛城內。婆羅門眾。信邪倒見。
餘人往者。必不能辦。唯舍利弗。是婆羅門種。
少小聰明。神足兼備。去必有益。即便命之。
共須達往。須達問言。世尊足行。日能幾里。
舍利弗言。日半由旬。如轉輪王足行之法。
世尊亦爾。是時須達。即於道次。二十里。
作一客舍。計挍功作。出錢雇之。安止使人。
飲食敷具。悉皆令足。從王舍城。至舍衛國。
還來到舍。共舍利弗。按行諸地。何處平博。
中起精舍。按行周遍。無可意處。
唯王太子祇陀有園。其地平正。其樹鬱茂。不遠不近。
正得處所。時舍利弗。告須達言。
今此園中。宜起精舍。若遠作之。乞食則難。
近處憒鬧。妨廢行道。須達歡喜。到太子所。
白太子言。我今欲為如來起立精舍。太子園好。
今欲買之。太子笑言。我無所乏。此園茂盛。
當用遊戲逍遙散志。須達慇懃。乃至再三。
太子貪惜。增倍求價。謂呼價貴。
當不能賈。語須達言。汝若能以黃金布地。
令間無空者。便當相與。須達曰諾。聽隨其價。
太子祇陀言。我戲語耳。須達白言。為太子法。
不應妄語。妄語欺詐。云何紹繼。撫恤人民。
即共太子。欲往訟了。時首陀會天。
以當為佛起精舍故。恐諸大臣偏為太子。
即化作一人。下為評詳語太子言。夫太子法。
不應妄語。已許價決。不宜中悔。
遂斷與之須達歡喜。便敕使人。象負金出。八十頃中。
須臾欲滿殘有少地。須達思惟。何藏金足。
不多不少。當取滿足。祇陀問言。嫌貴置之。
答言不也。自念金藏。何者可足。
當補滿耳。祇陀念言。佛必大德。
乃使斯人輕寶乃爾。教齊是止。勿更出金。園地屬卿。
樹木屬我。我自上佛。共立精舍。須達歡喜。
即然可之。即便歸家。當施功作。
六師聞之。往白國王。長者須達。買祇陀園。
欲為瞿曇沙門興立精舍。
聽我徒眾與共捔術。沙門得勝。便聽起立。若其不如。
不得起也。瞿曇徒眾。住王舍城。我等徒眾。
當住於此。王召須達。而問之言。今此六師云。
卿買祇陀園。欲為瞿曇沙門起立精舍。
求共沙門弟子捔其伎術。若得勝者。
得立精舍。苟其不如。便不得起。須達歸家。
著垢膩衣。愁惱不樂。時舍利弗。明日到時。
著衣持缽。至須達家。見其不樂。
即問之曰。何故不樂。須達答言。所立精舍。
但恐不成。是故愁耳。舍利弗言。有何事故。
畏不成就。答言今諸六師。詣王求挍。
尊人得勝。聽立精舍。若其不如。遮不聽起。
此六師輩。出家來久。精誠有素。所學技術。
無能及者。我今不知。尊人伎藝。能與捔不。
舍利弗言。正使此輩六師之眾。滿閻浮提。
數如竹林。不能動吾足上一毛。欲捔何等。
自恣聽之。須達歡喜。更著新衣。沐浴香湯。
即往白王。我已問之。六師欲捔。恣隨其意。
國王是時。告諸六師。
今聽汝等共沙門捔。是時六師。宣語國人。卻後七日。
當於城外寬博之處。與沙門挍。舍衛國中。
十八億人。時彼國法。擊鼓會眾。若擊銅鼓。
八億人集。若打銀鼓。十四億集。若打金鼓。
一切皆集。七日期滿。至平博處。打擊金鼓。
一切都集。六師徒眾。有三億人。是時人民。
悉為國王及其六師。敷施高座。爾時須達。
為舍利弗。而施高座。時舍利弗。在一樹下。
寂然入定。諸根寂默。遊諸禪定。通達無礙。
而作是念。此會大眾。習邪來久。憍慢自高。
草芥群生。當以何德而降伏之。
思惟是已。當以二德。即立誓言。若我無數劫中。
慈孝父母。敬尚沙門婆羅門者。我初入會。
一切大眾。當為我禮。爾時六師。見眾已集。
而舍利弗。獨未來到。便白王言。瞿曇弟子。
自知無術。偽求挍能。眾會既集。
怖畏不來。王告須達。汝師弟子。挍時已至。
宜來談論。是時須達。至舍利弗所。長跪白言。
大德。大眾已集。願來詣會。時舍利弗。
從禪定起。更整衣服。以尼師壇。著左肩上。
徐庠而步。如師子王。往詣大眾。是時眾人。
見其形容法服有異。及諸六師。忽然起立。
如風靡草。不覺為禮。
時舍利弗便昇須達所敷之座。六師眾中。有一弟子。名勞度差。
善知幻術。於大眾前。咒作一樹。自然長大。
蔭覆眾會。枝葉鬱茂。花果各異。眾人咸言。
此變乃是勞度差作。時舍利弗。便以神力。
作旋嵐風。吹拔樹根。倒著於地。碎為微塵。
眾人皆言。舍利弗勝。今勞度差。便為不如。
又復咒作一池。其池四面。皆以七寶。池水之中。
生種種華。眾人咸言。是勞度差之所作也。
時舍利弗。化作一大六牙白象。其一牙上。
有七蓮花。一一花上。有七玉女。其象徐庠。
往詣池邊。并含其水。池即時滅。眾人悉言。
舍利弗勝。勞度差不如。復作一山。
七寶莊嚴。泉池樹木。花果茂盛。眾人咸言。
此是勞度差作。時舍利弗。即便化作金剛力士。
以金剛杵。遙用指之。山即破壞。無有遺餘。
眾會皆言。舍利弗勝。勞度差不如。
復作一龍身。有十頭。於虛空中。雨種種寶。
雷電振地。驚動大眾。眾人咸言。
此亦勞度差作。時舍利弗。便化作一金翅鳥王。
擘裂噉之。眾人皆言。舍利弗勝。勞度差不如。
復作一牛。身體高大。肥壯多力。麤腳利角。
爮地大吼。奔突來前。時舍利弗。化作師子王。
分裂食之。眾人言曰。舍利弗勝。勞度差不如。
復變其身。作夜叉鬼。形體長大。頭上火燃。
目赤如血。四牙長利。口自出火。
騰躍奔赴。時舍利弗。自化其身。作毘沙門王。
夜叉恐怖。即欲退走。四面火起。無有去處。
唯舍利弗邊。涼冷無火。即時屈伏。五體投地。
求哀脫命。辱心已生。火即還滅。眾咸唱言。
舍利弗勝。勞度差不如。時舍利弗。
身昇虛空。現四威儀。行住坐臥。身上出水。
身下出火。東沒西踊。西沒東踊。北沒南踊。
南沒北踊。或現大身。滿虛空中。而復現小。
或分一身。作百千萬億身。還合為一身。
於虛空中。忽然在地。履地如水。履水如地。
作是變已。還攝神足。坐其本座。時會大眾。
見其神力。咸懷歡喜。時舍利弗。即為說法。
隨其本行宿福因緣。各得道跡。
或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者。六師徒眾。
三億弟子。於舍利弗所。出家學道。挍技訖已。
四眾便罷。各還所止。長者須達。共舍利弗。
往圖精舍。須達手自捉繩一頭。時舍利弗。
自捉一頭。共經精舍。時舍利弗。
欣然含笑。須達問言。尊人何笑。
答言汝始於此經地。六欲天中。宮殿已成。即借道眼。
須達悉見六欲天中嚴淨宮殿。問舍利弗。
是六欲天。何處最樂。舍利弗言。下三天中。
色欲深厚。上二天中。憍逸自恣。第四天中。少欲知足。
恒有一生補處菩薩。來生其中。法訓不絕。
須達言曰。我正當生第四天上。出言已竟。
餘宮悉滅。唯第四天宮殿湛然。復更從繩。
時舍利弗。慘然憂色。即問尊者。何故憂色。
答言汝今見此地中蟻子不耶。對曰已見。
時舍利弗。語須達言。汝於過去毘婆尸佛。
亦於此地。為彼世尊。起立精舍。而此蟻子。
在此中生尸棄佛時。汝為彼佛。亦於是中。
造立精舍。而此蟻子。亦在中生。毘舍浮佛時。
汝為世尊。於此地中。起立精舍。而此蟻子。
亦在中生。拘留秦佛時。亦為世尊。在此地中。
起立精舍。而是蟻子。亦於此中生。
拘那含牟尼佛時。汝為世尊。於此地中。
起立精舍。而此蟻子。亦在中生。迦葉佛時。
汝亦為佛。於此地中。起立精舍。而此蟻子。
亦在中生。乃至今日。九十一劫。受一種身。
不得解脫。生死長遠。唯福為要。不可不種。
是時須達。悲怜愍傷。經地已竟。起立精舍。
為佛作窟。以妙栴檀。用為香泥。別房住止。
千二百處。凡百二十處。別打犍椎。
施設已竟。欲往請佛。復自思惟。上有國王。
應當令知。若不啟白。儻有慎恨。即往白王。
我為世尊。已起精舍。唯願大王。遣使請佛。
時王聞已。即遣使者。詣王舍城。請佛及僧。
唯願世尊。臨覆舍衛。爾時世尊。與諸四眾。
前後圍遶。放大光明震動大地。
至舍衛國。所經客舍。悉於中止。道次度人。
無有限量。漸漸來近舍衛城邊。一切大眾。
持諸供具。迎待世尊。世尊到國。至廣博處。
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足指按地。
地皆震動。城中伎樂。不鼓自鳴。盲視聾聽。
啞語僂申。癃[病-丙+淺]拘癖。皆得具足。
一切人民男女大小。睹斯瑞應。歡喜踊躍。來詣佛所。
十八億人。都悉集聚。爾時世尊。隨病投藥。
為說妙法。宿緣所應。各得道跡。
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者。
有種辟支佛因緣者。有發無上正真道意者。各各歡喜。
奉行佛語。佛告阿難。今此園地。須達所買。
林樹華果。祇陀所有。二人同心。共立精舍。
應當與號太子祇樹給孤獨園。名字流布。
傳示後世。爾時阿難。及四部眾。聞佛所說。
頂戴奉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