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次 | 0349 (2021-08-02 ~ 2021-08-04)
標題 | 規劃遍斷痛苦的人生
音檔 | 5B 10:51 ~ 5B
13:12
廣論段落 | P8-L11 ~
P8-L13 今初……所應修行,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52-L4 ~
P153-L5 ( 2016 南普陀版:P152-L5 ~
P153-L7 )
手抄段落 | 那麼這個道理也許……自然問題解決!
然後我們平常可以看一看,有的人說:「啊,你這一生真辛苦啊!」是不是從苦諦的角度講的呢?命運坎坷,也都是人跟人比,如果人跟三惡趣比的話,沒有一個人是命運坎坷的。惡道裡的有情看到我們人這樣子,就已經覺得我們如同在天堂。比如說在加拿大冬天要是連幾日大雪的話,就會發現浣熊就沒吃的,有一次我看到有七隻浣熊在樹林邊出現,因為冬天太冷了,就給牠們點麵包。一開始是一個浣熊敢靠近,後來看起來大大小小一家子都出來了,牠們冬天是沒有東西吃的。但是人有東西吃、還有壁爐烤、還有衣服穿,然後在屋子裡還吵架,還覺得人生有太多太多不滿足!00:52
〔心得〕
我們所認識的苦是有所侷限的,是不完整,很容易受到自己的感受所限制,看不到全貌。
我們認知的苦是相對的,比之於三惡趣,我們的苦是很微小的。當沒有跟三惡趣相比時,我們又會覺得自己很苦。
由此可知我們無法週遍的認識到苦,要認識苦必須要跟有經驗的人學習。而最有經驗的人就是佛陀了,所以,認識苦這件事必須要跟佛陀學習。
所以在這裡邊就涉及到認得苦這件事,認得苦這件事是不是要花一些力氣?甚至要花很大的力氣,甚至你跟誰去認識苦?誰會教我們認識苦?認識苦這件事實際上是佛陀教我們的,所以學到這裡的時候,突然覺得內心有點變謙虛了,大家有同感嗎?心裡邊吶喊著、叫嚷著的很多念頭,覺得自己很有道理的那些心,有沒有稍微調伏一點呢?實際上覺得自己有道理的那些想法,師父說都是枝末上的努力,是沒什麼慧力的──認不得就是沒什麼慧力的──所以要虛心地去學,什麼時候能學到:「啊!我現在認得你了。」01:38
接下來師父講到這個苦能不能去得掉,講了什麼理由?為什麼它能去得掉?第一個,天生如此能去得掉嗎?沒辦法!然後就提到了因果。如果把苦因找到的話、苦因能夠斷除的話,這個苦就自然能夠解決。02:01
〔心得〕
所有存在的事物,只有兩類,一類有自性,一類是無自性。
如果有自性,則天生如此,沒有改變的可能,也不需要努力改變他。
如果無自性,則有改變的可能。要改變,則需要從因地上去改變,因為如果已經感果也無從改變。
〔心得〕
我的現行:沒有想要遍知苦,遍斷苦因。是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
〔心得〕
錯誤的見解:斷見。以為此生一斷結束,苦就會跟斷除。愚人欲捨苦,奈何苦更增。因為不認識生命的真相,不認識苦因,反而因為欲捨苦而造下更大的苦因。
〔心得〕
錯誤的見解:
1. 死亡可以解決問題。
2. 吵架可以解決問題。
3. 把自己關起來可以解決問題。
4. 吃、喝、玩、樂可以解決問題。
5. 讓別人道歉可以解決問題。
以上都是我們習以為常,常常解決苦的方法,卻總是入坑,因為捨本逐末,不認識苦及苦因的緣故。
〔心得〕
我們不僅沒辦法遍知所有的苦及苦因,甚至在我們的思考上也往往容易犯上不周遍的毛病。我們的思考是侷限的、不周全的,往往只看到事情的一小部份,卻以為看到了全部,也因此容易做錯誤的抉擇。
〔心得〕
我們有的能力不是已經知道苦及苦因,而是有能力能夠學習、能夠思惟。能跟著有經驗的人學習,學著遍知苦及苦因。
所以每天聽法、每天聽法,對照佛菩薩給我們的理路,對照師父帶領我們去的方向,我們就會認識到這一天已經活得太渺小了。趕快提升!趕快提升!所以才會發現「一日不聽法,面目可憎」,是吧?就不能要了!自己心續的煩惱續流是沒法阻擋的,甚至發生了也不知道。所以每天必須學法,一定要堅持上廣論班。因為堅持上廣論班就是我們要熟悉四諦法,就是一定要產生這個習慣性地向內觀察、習慣性地自我調伏、習慣性地沿著無上菩提這條路一直精進下去。因為師父說他會陪我們到最後一站,對吧?一路都有師父相陪、有佛菩薩相陪,這不是一條孤單的路,大家一定要加油!06: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