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次 | 0399 (2022-01-31 ~ 2022-02-02)
標題 | 學成佛之道,種喜樂之因
音檔 | 6A 27:22 ~ 6A
28:21
廣論段落 | P9-L13 ~
P9-L13 復次正遍覺者……周遍圓滿一切種德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77-L2 ~
P177-LL1 ( 2015、2016 南普陀版)
手抄段落 | 復次……這樣的!
那我們就說一下下一個問題:到底得斷多少惡、修多少善,才能功德圓滿成就佛果呢?佛陀歷經諸地,斷盡結習,成無上覺,是有進道過程的。從哪裡呢?佛陀會引領我們走他走過的路,就像在《佛說十號經》中說:「如來具一切智,於一切處無不了知,以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十二緣生、四諦法等如是之法,平等開覺一切眾生,令起智斷惑,證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具三明、六通。」這是在佛陀的《十號經》中所說的我們要走的,就要這樣走過,走過佛陀走過的路。注意!在這裡邊走大乘的是不用去取證小乘的果位。01:22
〔心得〕
老師擔心我們誤解經義,以為要走大乘必須要先取證小乘果位,所以,特別提醒走大乘不用先取小乘的果位。
這一段講完了之後,下面請大家注意,就是:「復於大乘作意思求,歷修諸地,斷盡結習,成無上覺,此名正等正覺。」所有的這些,到最後一定要對「大乘作意思求」,就是你要嚮往大乘,想要求得大乘的果位,然後你一地一地超越,到最後斷盡所有煩惱的結使,成無上覺。很美的一條路!01:57
〔心得〕
作意思求。為什麼需要「作意」?因為不是我的習性,所以,要刻意提醒自己。經過思惟後,了解其殊勝,所以,才生起希求心,嚮往大乘,想求大乘果位。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以前我有想過,比如說:很多東西都有數量,那我們的煩惱有數量嗎?在佛陀的四弘誓願裡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這些好像都是無量的,但是可以攝為八萬四千煩惱,有八萬四千法蘊去對治這些。所以還是可以經過「歷修諸地」,把煩惱全部都掃蕩掉。可喜的是,無論我們的根性是怎麼樣的、起步多低,佛陀都會引導我們,因為佛陀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夠像他一樣成就佛果。02:46
〔心得〕
煩惱無盡如何斷?煩惱雖無盡卻可攝為八萬四千,由八萬四千法蘊對治,經過「歷修諸地」即可斷盡。
那現在有一個問題:佛陀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夠成佛,但是眾生能成佛嗎?佛陀也觀察所有的眾生最後都可以究竟成佛──我們有成佛的能力、我們有相續,而且我們的相續有一個非常非常大的特點,就是願意離開痛苦、趣向於快樂,都有這樣一個特性吧!無論在六道輪迴裡跌落到什麼程度的所依身,但是離苦得樂這個特性,還是在所有的生命界裡面、有情界裡面非常周遍的。那麼在離開痛苦、趣向於快樂的這個特性中,佛果是究竟的大樂、永無痛苦的一個存在,對我們來說是有這樣的可能性,是會有這樣的明天啊!03:49
〔心得〕
眾生無邊如何度?眾生都有成候的可能,因為眾生的心續都想離苦得樂。因為有這個趣向,所以,眾生有得度的可能。而我也是眾生之一,一樣也有得度的可能。
從因上看,成佛一定要發菩提心,一定要走大乘才能夠成佛,否則是與佛果相去甚遠的。我們在這幾節課,在討論、在聽聞大小乘的時候,討論著、討論著,有沒有生歡喜心啊?04:10
比如現在大家都很苦惱啊,面對疫情很苦惱,還有很多這些事情。那麼可不可以從我們的內心深處找到一個被外界的各種消息、各種苦惱和病等等奪不走的喜樂的因呢?比如說發現我自己和所有的有情都有成佛的能力,而佛陀願意教我們,而且成佛的因居然是發菩提心,我也知道了;我們也發現大乘的走法就是走向佛陀最圓滿、最究竟的快樂和功德。那你想想這個,會不會很歡喜呢?04:50
〔心得〕
老師引導我要將眼光放遠,當我可以擴大格局,心就比較不會被眼前的境界所困,焦慮、不安,看不到希望,生不起歡喜心。
所以快樂到底是從哪裡出生的呢?說從善因出生的。善因在哪裡種呢?是在我們的心上嗎?如果在我們的心上的話,不管事情多麼地不順,看起來是讓人焦慮、讓人無可奈何,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在內心中去種植快樂的因,可以生歡喜心啊!05:28
認真地靜下心來想一想:佛果,會讓你心馳神往嗎?05:4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