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22年4月13日 星期三

廣海明月 第418講

講次 | 0418 (2022-04-07 ~ 2022-04-10)

標題 | 沿著文字感受諸佛世界

廣論段落 | P10-L8 ~ P10-L8 眾多趣入……二種律儀。

音檔 | 6B 10:26 ~ 6B 12:24

手抄頁/ | 1 P185-L4 ~ P186-L2 ( 2016 南普陀版:P185-L7 ~ P186-L5 )

手抄段落 | 眾多趣入……基礎要共同的。

00:00

眾多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亦多說須受共不共二種律儀。

那麼我們現在正式理路上面了解了,修持的時候同樣的戒、定、慧這樣上去。所以你正式修行的時候,凡是有很多真正修這個無上瑜伽,就是密教最高──乃至於最高都是這樣的,當然下面更不可以少。說「無上瑜伽曼陀羅」,曼陀羅這個翻成我們中文叫壇城,壇城,它這個特別意義是什麼呢?這個就是說,換句話說,這個就是佛的所處的地方,佛所處的地方。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娑婆的凡夫的世界,佛所處的地方是淨土。當然真的說起來淨土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含的,那麼對我們眾生來說,我們沒辦法體會,我們耳目所能感受得到的,只是我們現在這樣。所以引我們進去的時候,還是用我們相應的種種概念、圖表來表示,使得我們心理上面種下這個種子。說你看我們這個世間啊,是丘陵坑坎,種種不如意的穢土啊!現在這個地方,喔,這麼圓滿的淨土啊!就是這樣。01:34 

所以他這個真正的灌頂的時候,引我們進去的時候,是說這個是佛的,你修學的本尊的這個曼陀羅。那麼真正要學的時候,剛開始學第一個什麼?受這個戒──三昧耶戒,這個戒當中也都說共、不共,同樣地,就是說基礎要共同的。01:58 

好!看原文。說:「眾多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這句話仔細看一下,「眾多趣入無上」,師父唸到「無上」的時候聲音特別高,而且那個字和字的間隔有點長,就是節奏感突然變慢,有注意聽吧!「眾多趣入『無上』」有加重,然後「瑜伽曼陀羅時」,這個詞應該是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常常會用到,也不常常會想到。「亦多說須受共不共二種律儀。02:36 

一般的人看到這一段之後,「無上瑜伽曼陀羅」,可能會先注意什麼是「曼陀羅」,然後是「無上瑜伽」。師父在這裡邊先解釋了什麼?「無上瑜伽曼陀羅」對吧?他說是密教最高的,乃至於最高就是這樣的。這樣什麼呢?就是受共不共兩種律儀。02:57 

那麼這個無上瑜伽曼陀羅,這個地方就出現了「壇城」。在沒有學習密法的時候能了解壇城是不可能的,沒有上師教、自己去亂看是不會了解的,可能會弄錯。所以這個壇城,首先我們會知道我們能看到這兩個字就是福報,因為這個壇城所標示的地方就是佛陀所處的淨土。而我們很顯然是處在輪迴世界,我們處的是一個穢土、充滿痛苦的地方;而佛所處的地方就沒有痛苦,都是快樂的。那麼這個壇城的出現,我覺得就會讓我們去嚮往:我是有機會的!上師會引領我進入這樣的壇城,透過概念、圖表來表示,在我們的心裡種下了這個種子。03:48 

〔心得〕

曼荼羅(梵語:मण्डलmaṇḍala;巴利語:maṇḍala;藏語:དཀྱིལ་འཁོར།,轉寫:dkyil 'khor),原義為圓形,意譯壇場、壇城、道場,又音譯作曼陀羅、曼茶羅、曼怛羅、滿荼邏、滿茶邏、滿拏羅、曼拏攞、曼吒羅、曼達拉等,意思為「壇」、「聖圓」、「中心」、「輪圓具足」、「眾聖集會」;藏語譯為dkyil 'khor,音譯「吉廓」,意思是「中圍」。曼荼羅原本是應瑜伽修行需要所建造的一個小土台,後來也用繪圖方式製作,屬於佛教藝術中變相的一種。這個傳統被密宗吸收,形成許多不同形式的曼荼羅。 

它是密教傳統的修持能量的中心。依照曼荼羅的各種含意,它就是各個宗教,為了描述或代表其宗教的宇宙模型,或顯現其宗教所見之宇宙的真實,所做的「萬象森列,圓融有序的佈置」,用以表達宇宙真實「萬象森列,融通內攝的禪圓」。曼荼羅梵文字的意思是「本質」加上「有」或「遏制」,也意為「圓圈周長」或「完成」。 

根據《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密教在諸尊集會場所的佈置和宗教成就的次第方面,有大日經為胎藏界曼荼羅及金剛頂經為金剛界曼荼羅兩部曼荼羅,分別呈顯「原本是佛子的每個宗教人才都在上師祖佛保護栽培之中」和「金剛而不染的無上宗教成就需要教眾學人自立自強以求」的涵義。在能夠「即身成佛」的教義和教儀中,則有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磨曼荼羅等四種。密教「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等五智和「身密、口密、意密」等三密,就以象徵的形式藏在這些曼荼羅之中。

最初我們趣向佛土的時候,我們會好像從一個壇城進去。注意!有一天這個壇城就會變成真實的淨土世界,我們就會成為那裡邊真實的本尊。所以這個壇城不是就畫一個壇城,在我們面前表達一下而已,而是有什麼?淨土世界的信息。你們認為呢?就是佛菩薩的信息。04:13 

〔心得〕

在沒有學習之前,只覺得這樣的曼陀羅圖就只是一幅很特別的圖畫,或許也會想到這個圖畫代表的意涵。但是,從來沒想過是在上師藉由這樣的圖畫、概念,在我心裡種下成佛的種子。將來,這個壇城會變成真實的淨土世界,我會成為裡邊真實的本尊。

比如說我們特別特別嚮往──舉個簡單例子,有人上過天宮,有神通又回來了,然後我們想:「啊!天宮到底什麼樣子,你可不可以畫給我們看?」那個人假如會畫畫的話,他就會畫一個天宮。然後我們就會看:喔!這個有四個門、有幾個門,怎麼樣、怎麼樣,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可以想像是一個佛菩薩用畫畫的方式在我們面前展示的,但是真正觀想進去的時候,應該它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它並不是存在於圖畫中的,它是一個真實的世界。04:48 

這裡邊所表示的是什麼呢?就算是進入了無上瑜伽曼陀羅時也是需要,而且必須要受共不共兩種律儀。前面說得非常非常地完美,最後接到什麼?你要進入這麼美的諸佛世界,要怎麼樣?要受三昧耶戒。05:12 

〔心得〕

就像通關密語一樣,三昧耶戒是進入這個真實壇城的鑰匙。沒有這把鑰匙無法開啟進入諸佛世界的大門。

靜靜地看書,沉浸在這書中說的每一個字──你看這裡邊,「壇城」它特別的意義是什麼呢?師父說:「就是佛的所處的地方」。然後你讀到這幾個字的時候你就會說:「什麼叫佛所處的地方?」佛所處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樣子?壇城是畫那樣的地方。其實你沿著這個字靜靜地讀的時候,你是能夠感受到心裡邊的一種嚮往、喜悅,還有一種希望、光明、璀璨、解脫,然後有一種好像佛土切近還是怎麼樣,你去感受。我會覺得文字它所承載的意義,就是讓你脫離你的感官,對吧?沿著文字所詮釋的那個意義,心就進入了那個隧道。06:03 

〔心得〕

這樣的一個世界,不是停留在文字的描述,而是要靜靜地去體會、感受,文字所承載的意義。這裡的文字也包含圖畫等所有用來表徵的事物。不管是看到曼陀羅或者經典的文字、師長的教授,除了了解文字所陳述的意義,還要體會背後所代表的意涵。

班長要領著大家,有一天就靜靜地看書,所有的人都靜靜地把注意力放在書上,那種風光是不是很美呢?房間裡靜悄悄地,所有的人都手上拿一本書在看書,每個人都在看描述壇城的這個文字。雖然只有兩行,可是在世間找不到。06:24 

在研討《廣論》的時候,也不要每一次都非得要找出個什麼主題,吸引大家的眼球,讓這個研討好像有點深度、有點什麼,也不用這樣去奢求。因為有的時候靜靜地讀師父所詮的這些字,一遍一遍地讀,它的味道就是很美的,就是很脫俗的。06:45 

〔心得〕

在學習《廣論》時,很容易變成在追求文字的解釋,而沒有去體會文字背後的意趣,更沒有體會到文字很代表的溫度,那是諸佛、菩薩及師長的心意,透過文字,跨越百年、千年傳送到我的心中。必須用心去體會、仔細去品嚐。

看到壇城沒有感覺的時候,哎,發現「壇城」兩個字在我眼前略過的時候沒感覺,你可以稍稍觀察一下。比如有時候我發現:欸,我這是什麼狀況?有時候你會發現無知,還有的時候發現麻木,對於這個經典裡所宣示的東西麻木了。不僅僅是對於壇城麻木了,很多東西都麻木了,這是可以檢查到一些東西的。07:11 

要習慣靜靜地閱讀,然後把這個書讀到很有味道。讀不出味道怎麼辦呢?上師相應!因為這就是師父幫我講的,同樣的話別人講沒感覺,師父一講,立刻有感覺,因為我對他有信心啊!上師相應就是他寫的書你不愛讀啊?就是他寫的。所以我會覺得每一個字都很親切,我會喜歡一遍一遍地讀,覺得這是他給我講的話──視師如佛。07:3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