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次 | 0423 (2022-04-25 ~
2022-04-27)
標題 | 用溝通打造美好世界
廣論段落 | P10-L10 ~
P10-L11 又金剛空行……須誓受故。
音檔 | 6B 14:38 ~ 6B
16:55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87-L4 ~
P188-L7 ( 2016 南普陀版:P187-L8 ~
P188-LL5 )
手抄段落 | 又《金剛空行》……上了它的當。
「不要說樣樣聽我招呼」,大家有想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師父想顯示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呢?是不是其實不一定都要聽我的,你會忙就行。那什麼叫會忙?正確地離苦、正確地得樂,是這樣嗎?如果大家都正確地離苦、正確地得樂,那世界是不是就是應該這樣子?那在這裡顯示的是不是一個全人類和合的花好月圓圖呢?00:39
〔心得〕
「不要樣樣聽我招呼」,只要大家都往正確的道路就可以了。但是,我們的現行往往不是如此,比較希望別人聽自己的招呼。
我常常在書裡邊讀到師父令人非常非常感動的,他對世界的一個美好祝願。比如說此處就是祈願世界和平,不是嗎?雖然他講的是一個好像沒有太大的主題,但是有的時候我會在這裡邊看到師父非常非常璀璨的對整個眾生界的一個理想,你會看到師父慈悲、柔和的那種心性。01:06
〔心得〕
如何從「不要樣樣聽我招呼」看到師父慈悲、柔和的心性?
世界的紛爭主要來源是想讓別人聽自己招呼,如果能夠做到「不要樣樣聽我招呼」就是對世界的美好祝願,祈願世界和平。
很多的比丘弟子都說師父是非常非常威猛的,但是我會感覺到師父非常非常調柔的心。我覺得師父是世上最好相處的人,是我遇到最最好相處的人。我自己想起來都很高興,怎麼會有這麼調柔的人,好相處極了!他的心時時刻刻都是向你敞開著。有些人一不高興就關閉,你說啥都不聽;他會一直開著,一直非常友好、慈悲地開著。所以在他身邊的日子真的就是像暖陽,一直被照著。01:41
〔心得〕
為什麼很多比丘弟子都說師父是非威猛,而老師感覺得師父非常調柔的心?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因為不敢親近,所以望之儼然,聽其言也厲;如果能夠親近善知識,則即之也溫,可以感覺到師父非常調柔的心。
他在講那個三乘的差別,但字裡行間就是流露他對這個世界的一個美好的祝願。我覺得這裡邊講的是「一定要透過溝通」,我在這裡邊看到就兩個字──溝通!好奇怪呀!因為不溝通的話,這是不可能的。02:00
那你說:講法也是溝通嗎?是佛陀要跟我們內心那種他宗溝通,你說說法也可以、你說聽法也可以,但是一定是聽者和說者要達成溝通,最後聽者變成了說者的宗,對不對?這溝通下去。然後以後再下腳處什麼,都要溝通!02:18
〔心得〕
不管是講法或聽法都是溝通,所以是自己跟自己溝通找到自己內心的他宗;也聽者與說者溝通。
光了解是不行的,一定要用你的嘴溝通,把話說出來。而且說出來的時候,我們都不應該用非常粗暴的方式說,應該用別人比較願意接受的方式、不太容易受傷的方式。如果你發現你不會這種方式的話,你就要練,你怎麼練呢?就用筆寫。然後你發現你第一次把你的話寫完之後:欸!這個有點粗暴。然後修一修,拿個錘子鑿一鑿,把稜角拿掉,然後你第二遍寫。寫一寫有一天你可能是世上最會講調柔話的人,因為你下死功夫。人一旦盯住目標應該還是可以拼命的,你可以把你的語言弄得像雲那麼鬆軟的一大團,但是它的宗是非常堅硬的。02:57
〔心得〕
為什麼「光了解是不行的,一定要用你的嘴溝通,把話說出來。」?
因為溝通是雙向的,如果自以為了解,而不跟對方確認;有兩種過患,一是自己所了解的並不完整,或者完全錯誤。二是對方也不會了解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否真的了解他所想要表達的。
跟這麼多人在一起相處,不可能都是找你個性很相對的──我跟他在一起好像比較舒適,不用講太多話,他能理解我──你要到世上找這種人,你就累死了!碰到個性跟你不一樣的,甚至習性完全是反的,只用忍受是不行的,就是必須要溝通!03:16
你們勤於溝通嗎?如果我把師父講三乘差別這個講到溝通去了,這樣別人會不會說我講錯了?但是你怎麼實現這樣的東西呢?你得講啊!密法不是這樣的,密法要發菩提心、要受菩薩律,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夠受三昧耶戒,你不發心是不行的!所以這個都要戒律的,密法也要強調這個三昧耶戒。這就要溝通啊!03:42
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表達善意、表達尊重、表達感恩,好像已經變成稀缺的東西,比那些什麼製造晶片的金屬還稀缺。大家都在搶那個,幹嘛不搶一顆感恩的心,搶著學一些感恩的語言,從日常生活中息滅戰爭,表達你對他人的尊重、對他人所付出的一個感恩?對於平常付出慣的,天天煮飯、天天煮飯,煮了三十天之後,會不會覺得:「你就是給我煮飯的!」有人就這樣!我把東西借給別人用一用,他覺得我在用都是很奇怪的。我當時看到這種事的時候:「欸,這世上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這東西不是你的,怎麼好像用一用成你的了?我一用就覺得:『啊,你還用這個呀?』」很奇怪!我在想:「欸,這什麼時候世界顛倒了?」04:34
〔心得〕
如果不溝通,也就很難跟他人表達善意、表達尊重與感恩。我們很容易忽視別人的付出,將很多他人對自己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一顆不懂感恩的心,又如何能感受到三寶的恩德,皈依心則無從生起。
所以,不一定要聽我招呼,各忙各的就可以了,大家各自安居樂業,也挺美的!如果你覺得什麼事就要聽我招呼,說:「已經在我這個煩惱當中,已經上了它的當」,什麼當?(覺得自己最大。)我要操縱什麼?04:53
今天講的主題好溫暖哪!所以我這兩天把師父的心願仔細想了一想,尤其是:「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我理解那個覺心當然是指菩薩戒,但菩薩戒有一條,就是你要令正法不斷絕、要令那個傳承不斷絕,我覺得也是師父給我的一個戒律──一條也算誓言戒吧!05: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