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四如何正以 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分二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分二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分三丁一正明暇滿分二戊一閒暇戊二圓滿丁二思其義大丁三思惟難得
1.
已經依止了善知識,怎麼樣修心,分成那兩個部份? LR P59 L2
2.
修行必須靠暇滿的身,宗大師從那三個方面來解釋? LR P59 L2
丁一正明暇滿
3.
對於「暇滿」,宗大師分別從「閒暇」和「圓滿」來解釋,其中宗大師先引那部經論來說明「閒暇」? LR P59 L4
4.
「八無暇」又稱「八難」,宗大師引那部論來說明? LR P59 L5
5.
宗大師如何解釋「八無暇」? LR P59 L6
I.
II.
III.
IV.
V.
VI.
6.
「圓滿」分為「五自圓滿」和「五他圓滿」,宗大師引《瑜伽師地論》的那段文來說明「五自圓滿」? LR
P60 L1
7.
宗大師如何解釋「五自圓滿」? LR P60 L1
I.
II.
III.
IV.
8.
這五樣條件何以稱為「自滿」? LR P60 L3
9.
宗大師引《瑜伽師地論》的那段文來說明「五他圓滿」? LR P60 L4
10. 宗大師如何解釋「五他圓滿」? LR P60 L5
I.
II.
III.
IV.
V.
11. 這五樣條件何以稱為「他滿」? LR P60 L8
12. 這五樣條件中,那幾樣現在不具足?那幾樣還有隨順? LR P60 L9
丁二思其義大
13. 宗大師如何引導我們思惟暇滿的利大?引那部經論來證成? LR P60 LL3
I.
II.
14. 宗大師下了一個結論,修行大乘道需要那一種身? LR P61 L1
15. 宗大師引那兩部經論來說明? LR P61 L1
I.
II.
16. 為什麼修學佛法只有在人道當中,其他都不可以? LR P61 L5
17. 人道當中又以那裡是最好修行的地方? LR P61 L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