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第一講-6

使用手機者,請先下載音檔,然後再由手機播出。
音檔下載



第七、「由見解之門而無與倫比」。往昔成就的善知識,有一些是自己沒有證達空性;就算是證達了,也沒有把它寫出來;就算把它寫出來,也沒有廣傳。可是宗喀巴大師卻著作了五部具足證達、顯明、廣傳三者的論著,就是有關於正見的善說。這五部論是什麼呢?《辨了義不了義善說藏論》、《中觀廣解正理大海論》、《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廣論毗缽舍那》、《略論毗缽舍那》。

在這一點,我聽仁波切講的時候他也講了很多。他說:過去在西藏沒有證空性的人是很多的;而有些人有了空性的見解,可是自己不知道他的見解是對還是不對,處在一種懷疑的狀態;還有一種人不會懷疑自己的見解,他已經證得空性了,但是講不出來。有遇到這種狀況吧?心裡了解、沒講出來,不知道該怎麼講。宗喀巴大師不僅他自己確信,很真實地證得空性的見解,而且能夠很清楚地幫助別人了解,為他們解釋。就像這裡講的︰具足證達、顯明、廣傳三者,所以他是在見解門無與倫比的。這是第七個。


第八、「由修之門而無與倫比」。這裡主要是講關於修定的內容。以前有許多人會將昏沉的一種狀態誤認為是修定,但是宗喀巴大師很早很早就在相續中生起遠離昏沉的修為,他也著述了很多論典。

為了瞭解這點,可以看一下《廣論》349頁正數第2行:「慈尊則於《莊嚴經論》、《辨中邊論》,說九住心及八斷行,獅子賢論師、蓮花戒論師、寂靜論師等,印度智者隨前諸論,亦多著有修定次第。」實際上宗喀巴大師就是希望依循修定的傳規。為什麼以前的人會把修定時昏沉的一種狀況,誤認為是在修定呢?因為沒有如理地依照彌勒菩薩清晰的教授而修持。這裡邊這麼多論師都有著作修定次第。「又除緣佛像空點種子形等,所緣不同外,其定大體,前諸大論與咒所說,極相隨順」,都跟前面是極相順的。「尤於定五過失及除過方便等,經反較詳」,就是說得非常廣。「然能依彼大論修者,幾同晝星」,雖然廣泛、詳細、清楚地講明了一位修行人要怎麼修定,可是能依照傳承祖師清晰的教授去修定的人,太鮮少了,寥若晨星啊!在這種狀態下,有一些人就「將自心垢責為論過」,把自己實際上修不起來、沒有依法修行的過失,說是人家沒講清楚,這個論是有過失的。所以就說這個論只是開闢廣大外解講來聽聽的,只是論辯論辯,其中是沒有什麼可修要旨的。

問十三、 如何由見解之門,成立大師無與倫比?
問十四、 如何由修之門,成立大師無與倫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