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18年7月11日 星期三

全廣II 第30講


科判  ( 成佛遠近二路 )
音檔  1B 20:35 ~ 21:31
日期  2018/07/12 ~ 07/15

手抄頁/ 1 P27-L7~ P28-L1 ( 2016 南普陀版:1 P27-L7~ P27-LL1 )
手抄段落   我想我們眼前這種……差得天差地遠。

好,現在我們來聽下一段。

我想我們眼前這種感受很多,我們跑到馬路上,那是剛造好,過兩天又挖一個洞,原來這個還沒弄好;過兩天又挖一個洞,原來那個東西還沒弄好,我們總覺得不方便。現在我們修學佛道也是如此,所以在這個地方不是——我們一開頭時候,先把那個基礎穩固。說我們要造一個摩天大廈,雖然現在沒有這個力量,但是沒有關係嘛,我一步一步來,我一定要從那個基礎造好。如果我有了正確的認識,一開始有這個規劃的時候,你第一步就把那基礎造得非常穩固。到那個時候然後再一層樓、到那時候一層樓,你一直造上去,一直造到個摩天大廈。當你一步一步造上去,不是說非常辛苦,當你造一步的時候,你可以說造好了,你就可以安住在一樓;再造了,可以安住在二樓;再可以造上去,安住在三樓。你這樣地層層上去,到最後圓滿的時候,整個的金碧輝煌那個大廈都起來了。這個裡邊的差別,差得天差地遠! [0103]

 

  這裡邊師父提到了一種心態,說:「我們要造一個摩天大廈,雖然現在沒有這個力量......」其實這句話可以對境用在很多很多事上。我們現在不單單是對於成佛覺得沒有力量,我們甚至對著活著每一天要遇到的事情,當壓力太大的時候,我們有力量去承擔嗎?我們還是沒有力量的。那麼,當沒有力量的時候,師父說什麼呢?師父說:「但是沒有關係嘛!」我們沒有力量的時候,我們會說什麼呢?會說:「我要退了、我要逃跑了,你來吧!」或者說:「我不管!」很多很多時候,有沒有把師父的這句話想一想,說:「現在我沒有力量,沒關係嘛,我一步一步來。」注意!下面的希望又再一次地出現——「我一步一步來!」 [0206]

  我沒有力量,難道是我什麼都沒有嗎?我走一步的力量都沒有嗎?我生起一個善念的力氣也沒有嗎?實際上,還是有的。因為任何看起來很絕望的境界、絕望的事情、令我們絕望的人,我們還是可以在這個對境上,讓我們的心生起一個希望。希望的燈,哪怕像豆粒那麼大,那麼大的光亮,還是可以成為光明的。那也許就是我們腳下的第一步,就是我們踏出的第一步,叫「一步」,然後再一步、再一步,一步一步來。所以在心上是不能輸的,無論是成就無上菩提,還是對於每天面對的大大小小的這些煩煩擾擾的事情,如果自己放棄了去追求一個更完美的、更圓滿的生命狀態,那我們就是真的輸了。 [0309]

  所以到底有沒有說「我沒有力量」這件事呢?有的,說:「雖然現在沒有這個力量」。但是很多很多時間過後,我難道不會有這種力量嗎?為什麼很多年之後我會有力量呢?因為我一步一步地打著基礎、朝上面走。所以現在我沒有力量這種現狀的下手處是什麼呢?師父說:「沒有關係嘛!」我們會覺得「沒有力量」這件事沒關係嗎?沒有力量這件事非常嚴重啊!會造成我們生命的混亂,乃至我們參與到幫忙別人的事情上,也會造成別人生命的混亂,因為我沒有力量,所以滋生了太多太多的問題,甚至是災難。沒有力量這件事,怎麼可以這樣輕輕地說:「沒有關係嘛!」這麼大一個事情,為什麼這樣一位高僧他說:「沒有關係嘛!」大家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嗎? [0414]

  師父他老人家不僅僅是這樣講的喔,他也是這樣做的。在每一次、每一次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去問他的時候,總沒有絕境的時候,總沒有無路可走的時候;總有一個希望、總有一個落腳處,甚至總有一個令你歡喜的點。所以,當我們遇到覺得自己的力量不足的時候,師父在此處教我們這個理路,可不可以用得上呢?「沒關係嘛!」前面那些絕望、沒有力量,可以接到這句話。然後注意:「一步一步來!」請問當下的我應該幹什麼?應該馬上轉變由於覺得沒有力量而產生的什麼?很多的像瀑流水那般的非理作意。 [0505]

題綱:為什麼我們覺得「沒有力量」是件嚴重的事,而師父說沒有關係?我們會有那些非理作意?

〔參考資料〕LR P11
是故應當依善依怙,於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數取趣,成佛支緣。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諸現未能實進止者,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即便棄捨。應作是思,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趣遮門,現修學耶。遂於其因,集積資糧,淨治罪障,廣發正願。以是不久,漸漸增長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學。

  比如說法師剛去承擔教小班的同學,你怎麼樣上課小孩才能不走神呢?你講的道理,他們聽起來是很親切的,還是很高遠的呢?一講沒講好,就覺得自己沒有力量,沒有力量就可以退嗎?如果大家都退了,誰來培養沙彌呢?還有俗眾的事業也是呀,甚至在一個家裡也是。比如說做一個飯,大家都知道初次學做飯的時候可能都是滿慘的,要不然弄著火了、要不然米生了。我第一次做餅的時候,那個餅就是用牙咬都咬不下來。其實用很大的力氣,要把那個麵餅弄成那樣子都是很困難的,我現在想一想都成了笑話。小的時候第一次烙餅還請我們同學去吃,然後她就用牙咬著那個餅,晃著頭咬都咬不下來,那不僅僅是因為我倆小的原因。把一個麵餅做到那麼硬,刻意那麼硬可能都不容易,所以那錯誤就是那樣的。如果那時候就覺得自己沒有做飯的天分的話,也許以後我見到你們的時候,就不能給你們煮湯喝了。我現在會煮很多種湯,還會炒菜,都是源於我覺得我沒有力量的時候就可以練。其實你們都有這樣的故事。 [0627]

  所以這個理路,雖然師父是在蓋房子這個例子裡邊寫下的,但是記住這個理路,終身受用無窮,甚至生生世世受用無窮。當你沒有力量的時候,就想到師父的這個理路——請問當下一步該做什麼?積蓄力量啊、打基礎啊、慢慢強大呀!而不是退怯。 [0648]

題綱:當看到自己「沒有力量」時,應該如何行?

  所以師父說,注意下面又有一句話說:「如果我有了正確的認識,一開始有這個規劃的時候......」注意!又提到了「正確的認識」。對於沒有力量這件事,我們對它的正確認識是沒有的——沒有力量嘛就退,而不是「沒關係」。 [0710]

  所以有了這個計劃之後,把基礎打得非常穩,而且下面師父講了非常令人喜出望外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了這個圓滿的計劃之後,我們開始走的時候,一層樓就有一層樓的功夫的喜悅,一層樓亦有一層樓聞思修的光景。有一句話說:「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都是一步比一步更加地喜悅,而且我們每走那一步成功,就可以看一下當下的風光。 [0744]


〔參考資料〕芝麻開花節節高
歇後語
【出處】在農村有種芝麻的,芝麻的莖中間的“輸送管道”很粗,養份會先被下面的葉及果實吸收,所以開花時從下面往上面漸漸開。 花朵像喇叭花,不過很小,大約1釐米左右,只有白色的,結成的果實和花很像,成熟後經陽光強烈照射會暴開。成熟後的主莖及分枝的中間都是空的。

【釋義】本意:芝麻開的花是一節接一節的高。比喻意:比喻學業日日有成,職位總在升或生意蒸蒸日上等。 因為芝麻總是從下往上開花的,用於形容人們步步高升、生活越過越好之意。

  在跟隨師父學習的時候,也常常會聽到法師們請問師父問題,然後師父回答。那個時候我也在心裡想一個我的答案,然後聽到師父的答案。我就在想:這到底是差距在哪裡?要怎麼學習?那時候我驚訝地發現:無論是什麼類型的問題提給師父,師父一定會告訴這個同學當下的一步是什麼;絕對不會給你提一個跳懸崖那樣的一件事情,你根本就不敢做,或者你根本就覺得腳下是空的。所以師父給我們的理路是非常踏實的,他說:「在可進可退的時候,一定要進一步。」為什麼進一步?進一步那個是很踏實的。師父認為後面是沒有退路,後面是虛著的,前面是踏實的。 [0832]

題綱:師父如何讓我們在「沒有力量」時,看到希望?

〔參考資料〕LR P73
  復次為具上善根者,開示共道,令其修習,此諸功德,或先已生,若先未生,速當生起。若生下下,可導上上,故於自道非為迂緩。須以次第引導心者,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以黠慧寶師漸磨摩尼法喻合說,恐文太繁,故不多錄。
  龍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決定勝後起,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此說增上生道及決定勝道,次第引導。聖者無著亦云﹕「又諸菩薩為令漸次集善品故,於諸有情,先審觀察。知劣慧者,為說淺法,隨轉粗近教授教誡。知中慧者,為說中法,隨轉處中教授教誡。知廣慧者,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次第利行。」聖天亦於攝行炬論,成立先須修習到彼岸乘意樂,次趣密咒漸次道理。攝此義云﹕「諸初業有情,轉趣於勝義,正等覺說此,方便如梯級。」四百論中,亦說道次極為決定,「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後斷一切見,若知為善巧。」此說道有決定次第。

  注意喔!如果把這個理路記住的話,你還可以把它布施給很多很多覺得自己力量不足的人。這個可以一輩子不停地反覆地用,而且越用我們就會覺得:當我力量不足的時候,沒關係嘛,當下一步是什麼?然後馬上找到當下的落腳點開始改。至少要有一個積極的看法吧!要有一個積極的看法。 [0856]

  比如說我們聽聞《廣論》這件事,你說把這麼厚一本書聽完,甚至到後面〈毗缽舍那〉會不會有問題呢?有沒有很多困境呢?有啊!但是你當下的一步是什麼?就跟著全廣聽啊!每天這麼點時間,聽、聽、聽,就全部都聽完了,你就創造了一個奇蹟:聽聞了宗大師最殊勝的那本論著——《菩提道次第廣論》!而且在這本論著裡還有那麼多的經、那麼多的論,甚至將來法師們還會在這個全廣的推廣過程中,再加入一些五大論的課程來一起討論。這個學習的課堂是非常非常地豐富多彩的,所以不要中途逃跑唷,那你損失就太大了! [0937]

  所以在這裡面說:一直造上去、一直造上去,每上一步不是說非常辛苦。當你造了一樓的時候,你就可以安住在一樓;再造了,又可以安住在二樓;然後又安住在三樓,每一個次第都有每個次第的無限風光。所以成就佛法,也就是去了悟自己內心的真諦,對自己所有的內心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每多看到一分就去掉一分無明;每多看到一分,沿著看到的一分去取捨,我們就會多一分喜樂、少一分罪苦。這真的是離開痛苦、慢慢得到快樂的這樣一個過程,是很美的一個過程。所以也非常恭喜大家、隨喜大家,正走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之中。 [1027]

題綱:如何由增上生道漸趣決定勝?
〔參考資料〕LR P117
最下法寶,亦是由其初修業時,遠一分過,修一分德,斷證二事,倍轉勝進而為安立,非離此外,忽從他來。

你們聽了,現在在微笑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