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全廣II 第164講


講次  0164  (2019/10/24 ~ 10/27)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皈敬頌〉造論宗旨
廣論段落    P1-LL1 ~ P2-L1 復乏理辯教義力……故我心意遍勇喜
入門段落    1 P74-LL4 ~ P76-L5 「復乏理辯教義力……而著作了此論。


  上節課講到 74 頁,仁波切對於「觀視佛語多片眼」的「片眼」所指的是什麼。接著是:「復乏理辨教義力」,佛薄伽梵所說的教義,要用各自的理路去分析,再再地觀察、思惟是不是這樣?從理論上分析道理的能力,就是這裡邊的理辨教義力。注意!這個「理辨教義力」的「理辨」,是指各自的理路去分析,然後去觀察是不是這樣;它是一種能力,從理路上分析道理的能力。那麼要有從理路上分析道理的能力的話,是不是我們得先獲得理路啊?你那個路是不是理路,還是亂七八糟的路、不是一條理路?正確的理路不是邪妄分別。 [0055]

〔參考資料〕
正理之路
.
一切佛語皆可現為當前一念的修行,用以斬斷煩惱,趣向智慧,離開非理作意的泥潭,踏上如理作意的寶洲。因為所有的理路,都可以讓我們心靈的腳更健壯, 越跑越快,到最後健步如飛,用一個理路就跑到死亡見不到的地方,那這一輩子就徹底贏了!——真如老師
.
出處〡《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離苦得樂的舟航

教典是離苦得樂的舟航,每一條理路,都會消滅我們內心中的非量、建立合量的理路。所謂的合量,就是什麼是快樂、什麼是痛苦;什麼是快樂的因、快樂的果,什麼是苦因和苦果,教典中廣泛無謬地宣說這些真理。——真如老師

出處〡《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接下來到 75 頁的時候,說:「圓滿教要勝教授」,圓滿佛薄伽梵教法中一切扼要的最勝教授,比如像《廣論》這樣的道次第,這是所有智者歡喜道。大師觀見他們相續中遠離了智者歡喜之道,因此如《箋註》中所說的,大師要造此論。在六百多年前,宗大師觀察了那兩種修行人——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等等這些,相續中沒有智者所歡喜的道,遠離了智者所歡喜的道。注意喔,那都是非常用功的修行人喔!卻遠離了智者歡喜道。所以宗大師見此要釋此大車道,然後他心遍勇喜。 [0148]

〔參考資料〕
LR P24LL3
此復說為自未調伏,而調伏他,無有是處。故其尊重能調他者,須先調伏自類相續。若爾須一何等調伏,謂若隨宜略事修行,於相續中有假證德名,全無所益。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

  接下來仁波切說:科判實際上挺重要的,《箋註》的科判有兩家:一個是遍智妙音笑大師箋註的科判,另一個就是巴梭法王箋註的科判。妙音笑大師的科判——第一個是皈敬;第二,立誓宣說;第三,敦囑勵聽;第四,由辨識所詮之門而明如何講聞此法,四科。接著應該是巴梭法王的科判——此中分為:一、前行趣入講說之方便;二、正敘所說;三、宣講究竟之理。那麼我們已經說完「皈敬」和「立誓宣說」,這就是依照妙音笑大師的科判來說的。那麼依照巴梭法王的科判上來說,「皈敬殊勝天及根本傳承上師」也講完了,第二個「由明希欲造論因相之門而立誓造論」這是第二科。最初「前行趣入講說之方便」分了四科,已經結束了前兩科。 [0246]

  如果宗大師沒有造這樣一本論,清淨教法是很難住持在雪域西藏的。是為了非常重大的意義,所以大師造了此論。為什麼呀?可以從之前的偈文中知道,當時西藏的佛教是怎樣的?雖然佛陀的教法曾經興盛過,遍布著許多宗派。但事實上,真正地能夠清淨地修行解脫和一切遍智之道的法,真的不多,是很稀有的!這不是在批評其他的宗派,那時還沒有所謂的「日窩甘丹派」——這個「日窩甘丹派」就是格魯派的意思——宗大師並不是說其他宗派不行。那是什麼呢?是因為我們修行的方式有很多錯誤,所以才這樣說;是為了修持全圓的教法,而造了此論。因此,由於悲憫這些修行人,想以大悲之門為他們宣說正道,大師才說要著作此論。所以「見已釋此大車道,我心全然遍勇喜」,內心非常地歡喜,並且對這些人懷著強烈的大悲,而著作了此論。 [0402]

〔心得〕
宗大師這段話並不是在批評其他的宗派,因為當時「日窩甘丹派」-- 格魯派還沒有成立。而且宗大師廣學當時西藏的各宗各派,也就沒有批評其他宗派的問題了。
況且,宗大師定然嚴守菩薩戒,自然不肯犯了根本罪當中的「自讚毁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