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次 0197 (2020/02/17 ~ 02/19)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整體道次修心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4690-130197
以前在討論到念死的時候,記得有一個廣論班的同學說:「啊!既然大家都會死,現在活著好像都沒什麼意思了!天天想死亡的話,那該多憂愁呀!」你們也有這種感覺吧?覺得心裡像壓了一塊石頭一樣。但這是念死嗎?這不是《廣論》上所說的念死吧!這是想到此生會死的時候,心裡跌入的一種迷悶、憂愁吧!那麼《廣論》上讓我們念死,到底是為什麼?是要我們在內心中產生去行持正法的一股力量,去對治苦的一種力量,而不是想到死亡之後,自己心就跌在那種黑暗黑暗的孤獨憂傷中,然後感到絕望。不是這種東西。 [00′58″]
所以念死法門,是讓我們感覺到這個人身的珍貴和易失。那麼想到死之後接著要想什麼?要想業。想業的話,你就得想到善業和惡業兩股,對不對?那麼想善業和惡業,想誰呢?一定要想自己,想我們的心續當中有許多善業。有吧?我們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還滿善良的,對吧?那請問:善良的人心中有沒有許多的惡業呢?自己問自己哦!不要去問別人:「你有很多惡業嗎?」問自己:那我心中有沒有很多惡業呢? [01′40″]
那麼在善惡業兩者的相較之下,請問:我自己可以分判出我心續裡的善業是多的,還是惡業是多的呢?因為我們沒辦法把往昔劫所造的業,像拿一個秤把它秤量一下,我們拿不出來,都忘記了!沒辦法!但是大善知識們都這樣告誡我們,說:「善惡兩者的業力相較的話,惡業它的數量是遠超過善業的;不僅數量超過善業,而且它的力量也遠大於善業。」所以我們的心續中雖然有善,但是不管從數量的角度,還是力量的角度,它都沒有辦法跟惡業相比較。 [02′38″]
〔參考資料〕
LR P62
第三思惟極難得者。
如是暇身如事教中說,從惡趣死復生彼者。如大地土,從彼死沒生善趣者,如爪上塵。從二善趣死生惡趣者,如大地土,從彼沒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塵。故從善趣惡趣二俱難得,
若作是念,彼由何故如是難得。
(現世為惡)如四百頌云,「諸人多受行,非殊勝善品,是故諸異生,多定往惡趣。」謂善趣人等,亦多受行十不善等,非勝妙品,由是亦多往惡趣故。
(往昔為惡)又如於菩薩所,起瞋恚心,一一剎那,尚須經劫住阿鼻獄,況內相續。現有往昔多生所造眾多惡業,果未出生,對治未壞,豈能不經多劫住惡趣耶?
(結論)
如是若能決定淨治往昔所造惡趣之因,防護新造,則諸善趣雖非希貴,然能爾者,實極稀少。
若未如是修則定往惡趣,既入惡趣則不能修善,相續為惡,故經多劫,雖善趣名亦不得聞,故極難得。
….如是思惟難得之後,應作是念,而發欲樂攝取心要,謂若使此身為惡行者,是徒耗費,應修正法而度時期。
注意!如果看到這種狀況還保持現狀的話,那接著又想到念死了。等到死亡到來的那一天,因為惡業的數量又多、力量又大,那除了惡趣之外,我們沒有另外一個地方可以去,對不對?一定會推出這樣的!並且由於我們沒有辦法透過這一生所獲得的人身——注意下面我說的幾個字——如實、真實地修學正法,這些能夠真正幫助我們淨化惡業、培植善業的法,我們如果沒有認真修的話,請問在臨命終的時候,怎麼會出現強大緣念正法的力量,或者強大的善業的力量?所以是很危險的! [03′36″]
所以念死的時候,不是想到死就跌入那種痛苦,而是要往後想。死的時候什麼是最必要、最需要的?就是正法!也就是善業。那就觀察一下有多少善業、有多少惡業?如果惡業的力量徹底地大於了善業的力量的話,那就只有一個地方去——就墮入惡趣了!一旦墮入惡趣,就不是今生的這些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或者人生慘痛的遭遇所能比擬的惡趣苦!我們沒法想像地獄道的苦吧?想都想不出來,因為完全是不現前的。 [04′20″]
餓鬼的苦,也是想不出來的。但是我們修過斷食的人,比如說有人是修水斷,就是只喝水;還有我們修法的話,兩天吃一餐,有的人飢渴到外面下雨的時候都想把嘴張開!但是不能那樣張開,張開你就喝水了,所以要克制。然後有的人假裝在雨裡走過,讓雨淋一淋自己,嘴也不張開,因為那時候全身已經燃燒得像一個火炭一樣,饑餓!還有的人餓一兩天之後就產生種種幻覺,還有的人可能想去捶牆等等。就餓一兩天哦!而且你還是非常清楚是為了修法、為了持戒。所以我們無法想像餓鬼道的生存狀態到底是慘成什麼樣子! [05′12″]
〔心得〕
暇滿 à 難得而易失。
念死 à 思決定死,死後到那一趣?
業果 à 因為心續中惡業的數量、力量都大於善業,所以,多往惡趣。
三惡趣苦 à 思惟三惡趣苦,生起怖畏之心。
皈依 à 因為怖畏三惡趣苦,尋求不墮惡趣的方法,所以,深信三寶救護堪能,而依於正法修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