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20年3月6日 星期五

全廣II 第201講


講次  0201  (2020/03/02 ~ 03/04)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整體道次修心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4733-130201

  剛才講到我們想要對這個輪迴斷除的話,就要生起厭離輪迴的心;生起厭離輪迴的心進而想修學戒定慧三學,就是一個出離心。那想一想:我們二六時中所造作的很多很多的——就只說善業吧,有沒有被出離的這個意樂所攝持呢?還是充滿了八風的擾動?自己可以觀察一下。但是這樣的一個出離,是可以透過這樣的思惟策勵出來的。 [0034]

  所以依著道次第生起了中士道的法類,依著道次第生起戒定慧的功德之後,如果我們能夠再現證無我的內涵,透過現證無我在心中生起見道的功德,並且透過不斷地修學以及串習,最後斷除煩惱障,接著什麼?就獲得解脫了!對不對?但是這是不是最究竟的目標呢?為什麼並不是最究竟的目標呢?這不是最究竟的目標嗎?解脫生老病死。 [0110]

  雖然能夠透過中士道的法類獲得阿羅漢的果位,安住在一個寂靜的狀態之中。請問寂靜的狀態是什麼狀態呢?是完全斷除了煩惱,能夠享受究竟快樂的一種狀態嗎?雖然小乘的阿羅漢們能夠安住在寂靜的狀態當中,但是他們有沒有斷除一切的所斷呢?沒有!如果沒有辦法斷除一切的所斷,就沒有辦法成辦一切的利他。為什麼?因為在所斷當中,簡單地可以分為煩惱障以及所知障。小乘的阿羅漢們雖然能夠斷除煩惱障,但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所以他並沒有辦法了解世間當中的一切所知。所以以自利的角度而言,自利有沒有圓滿?沒有!因為沒有了知一切所知啊!而且所知障沒有全斷啊!在自利沒有圓滿,而又沒有辦法了知一切所知的情況下,沒有辦法圓滿利他嗎?也是沒有辦法的!所以我們最初追求寂滅生老病死的痛苦,想要自利達到一個非常圓滿的狀態,也是沒有實現的。 [0234]

〔心得〕

沒有斷所知障à沒有了一切所知à自利沒有圓滿 & 利他沒有圓滿
為什麼沒有斷所知障,自利就不能圓滿?
為什麼沒有斷所知障,利他就不能圓滿?

  這一點從過去七代付法藏師的公案當中,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小乘的阿羅漢們雖然能夠利他,但是利他的層面是沒有辦法跟大乘的菩薩相比,跟佛更沒有辦法相比!但是跟我們一般凡夫來比較的話,那已經是天壤之別了!過去佛陀的弟子,七代付法藏師中,有一位大羅漢近隱尊者,也就是優婆毱多,或優婆毱提。尊者成道之後度化眾生,當有一個人獲得了四果,尊者就放一根四吋長的籌木,最後這樣的籌木堆滿了高六丈、長寬各六丈的一間房間。不知道有多少弟子都證了阿羅漢果,是非常了不起的! [0330]

〔參考資料〕

七代付法藏師
傳承釋迦牟尼教法的最初七代祖師。
①大聲聞弟子飲光,音譯「摩訶迦葉波」。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第一次結集論藏的上首弟子,為第一代付法藏師。
②慶喜。即阿難尊者,為第二代付法藏師。
③麻衣尊者,音譯「奢搦迦」。漢譯「商那和修」。第三代付法藏師。
④小護,又名「近護」,音譯「優波笈多」、「優波毱多」。又譯為「近密」。古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的僧人,曾幫助阿育王建塔供養,弘揚佛法,為第四代付法藏師。
⑤有愧,第五代付法藏師。
⑥黑行者,第六代付法藏師。
⑦大善見,音譯「蘇跌裡舍那」,第七代付法藏師。

〔心得〕
老師特別強調聲聞的利他功德縱使不及菩薩,但是,凡夫是萬萬不及。避免我們造下輕毁聖者的業。

  提到了近隱尊者這位阿羅漢的時候,在過去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公案:因為他獲得了阿羅漢道,具足了三明、六通,言辭非常地巧妙,能演說無盡的法要,所以集合眾人想為他們說法。那個時候魔王波旬知道了,開始想要來破壞說法的會場。破壞的方式就是來會場撒錢,一看錢灑下來了,大家就會去撿錢,因此就不聽法。第二天,又集合大眾說法的時候,魔王波旬又想辦法來搗亂了——今天不撒錢,來撒下花鬘擾亂眾生。所以想一想,喜歡花的,如果魔王來撒花的話,是不是就不能專心聽法了? [0435]

〔心得〕
三明
﹝出雜阿舍經﹞
〔一、宿命明〕,謂但知過去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復知宿世,從一生至百千萬生,如是姓,如是名,如是受苦受樂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明。
〔二、天眼明〕,謂但見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復見我及眾生死時生時,及身口意所作善惡之行,或生善道、惡道,皆悉能見,是名天眼明。
〔三、漏盡明〕,謂眾生因三界見、思之惑,墮落生死,故名為漏;惟羅漢斷三界見、思惑盡,而得神通,名漏盡通。復知漏盡已後,更不受於生死,是名漏盡明。(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六通
 (名數)三乘聖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種: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也。亦稱六神通。法華經曰:如世所恭敬,如六通羅漢。()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第三天,又集合大眾說法的時候,魔王變成一頭紺琉璃色的六牙大象,一個象牙上具有七座浴池,每座池中就會有七朵蓮花,蓮花上有七位玉女,每個玉女都演奏著音樂。然後那頭大象悠遊步行在會場的周圍,引著大家左顧右盼,根本沒有辦法專心聽法。現在已經是連著三天了都沒辦法專心。 [0511]

  第四天,又集合大眾說法的時候,魔王又變成一個女人,端正美妙,就站在尊者的後面。大眾一看尊者就看到這個女人,都注視著那個女人忘了聽法。這個時候,尊者就把那個女人變成了白骨,大眾見到了這種狀況才專心聽法,然後也有很多人得道。 [0544]

  這位阿羅漢原本有一條狗,尊者每天都在牠耳邊為牠說法——看來是一條非常非常有福報的狗。那條狗命終之後,就投生在欲界的第六重天——他化自在天,和魔王波旬坐在同一個座位上。魔王就想:這個天人一定是很有德行才能與我同等,他到底是從哪兒投生到此處呢?然後他就開始觀察。經過觀察,哇!才知道他前世是一條狗。然後魔王心想:這個沙門竟然如此地侮辱我!所以這個時候魔王就又想主意了,等到這位阿羅漢入定的時候,他就拿了一頂寶冠戴在尊者頭上。尊者出定後感覺頭頂有寶冠,經過觀察之後知道是魔王所做,就施展了神力把魔王召喚來,然後就對魔王說:「你贈我寶冠,我深表謝意,我現在就以莊嚴的飾品回贈你!」就把一條花鬘戴在了魔王的頸部! [0711]

  魔王接受之後就回到天上,回到天上之後發現:哇!所佩戴的莊嚴裝飾變成了一條死狗!大家知道那個死狗是哪來的吧?就是阿羅漢把那個狗的狗屍變成了一個莊嚴的飾品,在魔王來前把它變了,然後就送給魔王了。 [0737]

  魔王剛戴上的時候覺得是莊嚴的飾品,回到天上之後,突然脖子上掛一個狗屍,心中非常地厭惡,他就用盡他所有的神力,想要把這個狗屍拿下來。怎麼也拿不下來!於是只好請求帝釋天幫忙,帝釋天看了看,說:「只有給你的人才能拿下來,這不是我的能力所及的!」然後魔王又趕快去求諸天哪,一個一個天去求,最後一直求到梵天,請求他們幫忙把這個狗屍從脖子上拿下來。可是每一天的天王都同樣地答覆,說:「這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及的!」 [0824]

  這下魔王就無計可施了,想一想:總不能帶著一個狗屍這樣天天在天上飛來飛去吧!然後覺得還得來求阿羅漢吧!所以魔王最後就來請求尊者,說:「佛陀真的是至德無上、慈心無邊,聲聞卻真的很兇殘!怎麼證明呢?我過去曾經領十八億的魔軍圍攻菩薩,想要敗壞他的道行,但菩薩仍然心懷慈悲,都不記恨我。我今天才稍微觸犯你一下,你就把我為難成這個樣子!」然後尊者就回答他說:「道理確實如此!佛陀高出我百千萬倍,無法比喻,就像須彌山與芥子相比,又像大海與牛跡之水相比,又像獅子王和狐狸相比,他們的大小確實是無法相比的!」 [0925]

  然後尊者就對魔王說:「我出生在末世,不能見到如來。聽說你的神力能變現佛身,現在你試著變現,我想看看。」魔王答道:「我現在化現,但您千萬不要作禮!」尊者說:「我不禮拜。」魔王就化作了佛身——身體一丈六尺,紫磨金色,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璀璨奪目,超過日月。尊者非常歡喜,便向前禮拜。一拜之下,魔王立刻恢復原形,對尊者說:「剛才您說過不作禮,為何現在又作禮?」尊者說:「我是禮佛,不是頂禮你!」然後魔王請求說:「希望尊者能夠悲憫我,幫我拿下這具狗屍吧!」 [1030]

  大家想想阿羅漢會說什麼呢?尊者說:「你如果發起慈心保護眾生,這具狗屍就會變成寶飾;如果心懷惡念,就會再度變成狗屍!」大家想一想,從此這個魔王就像戴一個緊箍咒一樣吧!所以,他由於天天害怕他脖子上掛一個狗屍,就一直心懷善念。這就是那位非常了不起的大阿羅漢調伏魔王的故事。 [1107]

〔參考資料〕
典故出自《賢愚經.卷第十三.優波毱多品第六十》
https://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801-1000/story960.htm

  想一想有一些剛強難調的,好像得用這種辦法調——給他戴個什麼東西,讓他不敢生惡念。不知道以後高科技會不會發明一種東西——一生惡念,然後那個東西就大聲地叫,說:「你生惡念了,你是壞蛋!」如果生善念的話,它就會變成一個很璀璨的裝飾?但是科技永遠都比不上真修實證的功德,所以大家還是好好努力地心懷善念吧!不知道你們聽了之後,會不會也想被戴個什麼東西?還是你們不敢? [114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