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全廣II 第225講


講次  0225  (2020/05/25 ~ 05/27)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釋儀中諸智者異門
廣論段落   P2-L7 後時止迦摩囉室囉
備註  獅子賢論師的故事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4930-130225

  那個時候大堪布靜命是佛教之主,因此獅子賢就去依止了他,在意樂和加行兩方面都非常如理地依止了這位大堪布靜命,又深細地研習從至尊彌勒傳來的般若教授、聖無著兄弟以及聖解脫軍所著的這些論著;也精細地研究了聖龍樹解釋佛陀密意而著作的中觀諸論。所以他圓滿地聽受了佛世尊傳給至尊彌勒,再傳給無著兄弟,漸次傳來的廣行道次第的口訣;又學了由佛世尊傳給至尊文殊,再傳給聖龍樹師徒,次第傳來的深見道次第的口訣。對於所聽聞的教義、道次第各個扼要,反覆地思考、衡量、細察;並為了使心中能夠熟習,勤奮地串習其中的所緣行相。 [0102]

  〔老師:〕大家可以想一下:光是學完了這個深見的傳承和廣行的傳承,就要花很久的時間,然後再對所聞的教義、次第各個扼要——注意下面這幾個字——「反覆地思考、衡量、細察;並為了使心中熟習,勤奮地串習其中的所緣行相」。觀察得到定解之後,還要經過串習。「由此對於佛法心要——三乘道次第圓滿道體,生起了特殊的覺受。」這樣的一個用功法!走的路線非常地清楚——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然後法隨法行,基本就是這樣的次第。很精彩呀!乘願再來的大菩薩,他學修的次第也是按著這個嚴格的次第而學修的,非常值得我們思考! [0155]

〔心得〕
老師在這段教導我們從公案中看到獅子賢論師的學習次第也依著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的次第而行。
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學習方法,我們可能不會覺得如何珍貴;但是,老師說:「很精彩」,一個乘願再來的大菩薩也是依著這樣的次第而學習。我們有幸能夠值遇師父從一開始就引導我們一個正確的學習次第,絶對應當珍寶想。

  他這樣子勤奮地串習了所緣行相之後,對於佛法心要——三乘道次第圓滿道體,生起了特殊的覺受,於是對數千位信眾開始講什麼了?《般若》的教授!夢寐以求的《般若》的教授才可以講了。 [0215]

  這位論師為了想要大弘佛教的事業,因此在他的上師大堪布靜命面前,求受至尊彌勒的修法而修持。他修得很用功吧!然後他就作夢,夢見一位身著紅花色的僧衣、威儀端正的比丘對他授記說:「前往東方『喀薩巴尼』去吧!」在夢裡他被這樣授記。然後他也就依照授記前往所說的地點,在那個地方修齋戒法三天。既而他又再度地觀察夢境,在拂曉的時候就夢見了「能飛聚落寺」哈熱殿堂的上空,在雲層的空隙中,出現了諸天神的半身像,就是上半身。這些天神在做什麼呢?正以各種供物——非常豐厚的供物在作供養。 [0315]

  獅子賢論師就問:「這天神是為什麼而作供養呢?」天神就回答說:「至尊彌勒在宣說《八千頌》,所以我們在作供養。」他就仔細地看啊,看了很長的時間,於是就看見了至尊彌勒,金色的面容,頂上嚴飾著一座小塔,右手結說法印。他就立即頂禮供養,而啟問說:「慈尊您的論著,現今有許多注疏,應當依著哪部論作為依據呢?」至尊彌勒答道:「應當通曉一切的論典,把合理的部分總攝起來,這一部論就由你來著作吧!」

〔老師:〕很奇妙,他去問依靠什麼論?然後至尊彌勒答道說那部論還沒問世,你來寫吧!所以他就得到了本尊開許,獲得了開許。醒來之後,又作了供養。看起來一切都是在夢中。有很多大德的修行是夢中、醒來都是一如的,沒有什麼差別。 [0431]

〔心得〕
尊者造論亦獲得造論的三種圓滿勝因。
為什麼己經有許多論著來解釋至尊彌勒的教法,而至尊彌勒又要論師再造一部論呢?
我的感想是在每一個時代有時代的因緣,每個論師在造論時會因應當代的因緣而造論。其所詮的核心內容雖然一樣,但是因應時代不同會有不同的差別。所以,為了因應當代的需求,至尊彌勒要獅子賢論師「應當通曉一切的論典,把合理的部分總攝起來,這一部論就由你來著作吧!」
另外,老師特別提醒我心中可能產生的一個邪見,以為這不過是一場夢,不能當真。所以,老師說:「看起來一切都是在夢中。有很多大德的修行是夢中、醒來都是一如的,沒有什麼差別。」實際上,大修行人是廿四小時不斷的修行,所以在夢中、醒來都是一樣的。

〔參考資料〕
LR P7
如是造論,光顯能仁所有密意。復有三種圓滿勝因,謂善所知五種明處及具教授,謂從正遍知展轉傳來,於其中間善士未斷修持彼義扼要教授,並得謁見本尊天顏,獲言開許。此等隨一雖能造論,然三寶具極為圓滿,此大阿闍黎三皆備具。

  聽了這段,你們會不會每天躺在床上很期待作一個這樣的夢?但是我們祈求至尊彌勒,見到至尊彌勒會想要什麼呢?會先頂禮供養嗎?而且問說:「慈尊您的論著,現今這麼多注疏,應當依著哪部論作為依據?」我們會這樣去問嗎?多半會想跟至尊彌勒要一個什麼?現成的成就,而沒有想要至尊彌勒指示我一下到底應該看哪一本書。 [0506]

  因為得到了至尊彌勒這樣的一個指示,所以他就準備寫書了。然後為了尋覓撰寫論著時的施主,他就從東方的喀薩巴尼往西去了。當時有一位達摩波羅王,就是我們提到的達摩波羅王。〔老師:〕達摩波羅是用古代習慣的音譯方式譯的,如果用現在的音的話,應該念作「達瑪巴拉」。這位國王聽說阿闍黎獅子賢善於講說《般若經》,於是派遣使者迎接他。〔老師:〕看起來這位國王也是朝思暮想,心之渴仰啊!迎接非常非常地奇特,迎接的使者和獅子賢論師恰巧在路上居然相遇了!〔老師:〕我們可以想一想,應該路有很多吧!都走同一條,就相遇了,應該是非常歡喜!想一下那個場景。相遇了之後,也就把論師迎接到了三莊嚴寺,到了之後獅子賢論師就為數千位僧眾廣傳《般若》的教授。 [0618]

〔心得〕
平平淡淡的一段記載,在老師殊勝作意的講說下却變得如此生動而精彩。老師在每一段都在觀想公案中人物的心是如何作意的,緣著殊勝想的角度去觀想,讓公案變得如此精彩,也更具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