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次 0266 (2020/10/15 ~ 10/18)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造者殊勝-所言根本及直接造者
廣論段落 P2-L9 ~ P2-L10 由是菩提道次引導分四……別諱共稱勝阿底峽
入門段落 第1冊 P92-L1 ~ P93-LL1 第二、正敘所說......〈毘缽舍那〉則是宣說顯義空性次第。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5150-130266
好!今天我們開始學習《四家合註入門》裡邊「造者殊勝」的解釋,請大家把《四家合註入門》翻到 92 頁。看文: [00′15″]
第一個,「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這裡邊的「根本及直接」的「根本」到底是指什麼?這個根本就是《廣論》的根本。《廣論》的根本是什麼?就是《道炬論》。那麼《道炬論》的造者,就是覺窩傑具德阿底峽尊者。《道炬論》所說的教授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至尊慈氏所造《現觀莊嚴論》的所有教授。《現觀莊嚴論》是誰造的?是至尊慈氏所造的。那是怎樣的一本論呢?這個論能讓所化機非常容易地了知廣、中、略三種《般若》的一切內義,也就是《佛母》的內義。這本論聽起來滿神的——用我們的話來說非常地神,它能把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廣本、中本、略本的內義都讓我們——注意那個「易」字——更容易了知,就像莊嚴一樣,所以叫《現觀莊嚴》。 [05′25″]
〔心得〕
別則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
è 《菩提道炬》的造者有法, 是《菩提道次第》的造者, 因為《菩提道炬》是《菩提道次第》的教典的緣故。
當中統攝了《般若經》裡次第超脫、不合之處,並攝集了廣、中、略三部《般若》的內義。次第超脫,這個「超脫」是從藏文直譯過來的,就是說好像有點不合次第那樣的。但是譯成「超脫」有待考慮,是這樣嗎?因為看了「超脫」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所以在《般若經》裡我們看起來:啊,好像次第不是這樣的!不合之處如果讀了《現觀莊嚴論》就非常地容易理解。看來是我們非常非常需要的一本論,不然我們沒辦法讀懂《般若經》。 [06′04″]
〔心得〕
老師很重視翻譯必須讓讀者易於明了。
在《般若經》的內意,因為我們不了解,會認為次第超脫,不合。但是,藉由《現觀莊嚴論》的引導,我們就容易理解。
那麼《現觀莊嚴論》中宣說了什麼呢?宣說了隱義現觀次第和顯義空性次第兩者。請問這兩者在《廣論》中是指哪個部分和哪個部分呢?大家知不知道?可以想一下。在〈奢摩他〉之前是完整無缺地宣說隱義的現觀次第,〈毘缽舍那〉則是宣說顯義的空性次第。大家都知道《般若經》是講空性的,但是它的隱義是宣說道次第,顯義是空性。 [06′42″]
〔心得〕
藉由仁波切的解釋,了解《廣論》的內容包含了《般若經》所講的隱義現觀次第和顯義空性次第。而指出這兩者則是《現觀莊嚴論》。所以,三者的內涵是一致,無二無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