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造者殊勝-得已於教所作事業
音檔 4B 23:15 ~ 24:13
廣論段落 P6-L1 於聖教所作事中分二……藏中所作事理。 今初
手抄頁/行 第1冊 P125-LL3 ~ P126-L4 ( 2016 南普陀版:P125-LL2 ~ P126-L6 )
手抄段落 於聖教所作事中分二……這是我們要了解的一個事實。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5153-130269
今天我們會學:「於聖教所作事中分二:一、於印度所作事理,二、藏中所作事理。 今初」。請大家認真聽師父的帶子。 [00′17″]
那麼換句話說,純粹利他部分。利他部分第一個在印度,第二個在西藏。這個內容我不詳細說了。總之,他由於阿底峽尊者出來了以後,把印度以及西藏整個的教法,錯的改過,不圓滿的圓滿,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如日中天維持了很久。實際上呢,宗喀巴大師又一次,所以宗喀巴大師改革到現在六百年來,他在西藏的狀態,很長一段時候如日中天,雖然後來慢慢地下去了,但是呢始終保持著很好的。反觀我們目前,我們國內一塌糊塗,原因就是說,原因就在這裡,這是我們要了解的一個事實。 [01′17″]
這一段,我很想知道在研討班各位班長到底會怎麼帶這一段?比如說大家的著力點會放在哪裡呢?這一段可能很多同學各自有各自的側重點,但是請大家看:「於聖教所作的事中:於印度所作,於藏中所作」,這是由地域的原因,阿底峽尊者對聖教所作的事業。那麼對聖教所作的事業是什麼呢?就是令聖教振興、饒益有情,所以師父說是純粹的利他部分。純粹的利他部分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徹底地饒益眾生的部分。然後師父說內容是怎麼饒益的不詳講,「總之,他由於阿底峽尊者出來了以後,把印度以及西藏整個的教法」,注意!「錯的改過來,不圓滿的圓滿,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如日中天」,不僅僅是如日中天,還有「維持了很久」這樣的狀況。 [02′35″]
〔心得〕
為什麼 師父不詳講尊者的功德?
因為考量當時的環境、當機眾的根機,對於尊者,甚至整個西藏教法是漠生,或者排斥,所以,師父選擇不詳講。這是 師父的善巧,讓當機眾可以學下去,等到從所法中得到受用,信心增加,才有機會看尊者的功德。
那麼我們就看這一小段。阿底峽尊者應化在這個世界上,為我們到底帶來了什麼利益呢?就是印度和西藏的佛法又開始如日中天。教法開始如日中天之後,那會對眾生產生什麼樣的饒益呢?就是在他的弟子們中會出現很多成就者,然後有數不清的眾生會和這個教法結緣,比如說十善業會很廣闊。所以佛教如日中天的這個盛況,正是對眾生完成最深切的利益,這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功德。 [03′21″]
〔心得〕
為何教法興盛是對眾生最深切的利益?
因為對眾生教好的饒益就是讓眾生可以究竟離苦得樂,而教法興盛讓眾生可以有機緣可以接觸教法,得到教法的饒益,種下可以究竟離苦得樂的種子。
我想要請大家注意到的是:注意!這裡邊只是說由於阿底峽尊者出現了之後——就是一個上師——令佛教如日中天,饒益了從印度到西藏這麼多的有情。怎麼令佛教如日中天呢?詳細內容我們會去看《阿底峽尊者傳》。但是尊法師翻譯的《阿底峽尊者傳》是節選,不是全部的。現在譯經院的法師們正在翻譯一個完整的版本,到那時候再詳細地講。那麼現在談到阿底峽尊者的功德的時候,注意!就跟佛教直接連繫在一起,所以佛教如日中天就是對眾生最深切的饒益。這裡邊涉及到把不清淨的傳承改過來——錯的要改過、不圓滿的圓滿。不圓滿的可能是次第不全,所以把一個凡夫一直到成佛所有的次第、內容都能夠圓滿。 [04′30″]
〔心得〕
為什麼 老師要詳講尊者的功德?
因為在 師父奠下的基礎上,目前的學員對於尊者己經具有一定的信心,所以,老師藉由廣講尊者的功德,讓學員對於尊者、道次第有更深的信心。
接著說:實際上,宗喀巴大師又做了一次!宗喀巴大師改革到現在六百年了,也是如日中天,雖然現在有一點下滑,還是非常好。這也是我們能夠學習到宗大師教法非常殊勝的因緣,可以接觸到這麼清淨圓滿的教法。當我們學到這個教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記住:是阿底峽尊者深切的饒益!他本來是孟加拉的王子,費盡辛苦地出家,又跟金洲大師求法,渡海就花了那麼多年,後來西藏人拚死拚活把他請來——我們要感謝那個請法的人。 [05′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