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

廣海明月 第287講

 講次  0287  (2020/12/28 ~ 12/30)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造者殊勝-其身獲得功德事理

廣論段落   P4-L2 ~ P4-L4 此後乃至三十一歲……正法中樞要處者。

入門段落   1 P111-L7 ~ P111-LL1 靜命大堪布到西藏......一切教正法的扼要。

備註  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1 P121-L10註釋⑦ ~ P121-LL5註釋⑧完 桑耶寺......蓮花戒論師等。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5290-130287

  靜命大堪布到西藏的時候,他最初創建了桑耶寺,也是仿造能飛聚落這座寺院建的。仁波切還講:在中國北京承德的外八廟也是這樣蓋的,仿造四大洲、八小洲。承德有些寺院也是仿造桑耶寺的建築,還有北京頤和園山頂上的寺院,也是仿桑耶寺蓋的。 [0029]

   那麼這裡提到這個桑耶寺,是靜命大師來到西藏的時候建的。那麼我先講一下靜命大師吧!靜命論師,他是瑜伽行中觀自續派的開派祖師,他又有一個名字是大親教師菩提薩埵。大家知道靜命論師是哪兒的人嗎?他出生在孟加拉,約公元 725 年到 788 年。年少的時候,在他的親教師智藏的座前出家,並且依止這位善知識開始研習律典,之後又依止調伏軍阿闍黎聽受了《現觀莊嚴論》。由於觀察到深見、廣行不可偏廢,所以進一步精研龍樹菩薩所傳的空性教授,他的著作就是《中觀莊嚴論》。 [0139]

   然後在 8 世紀的時候,他應藏王赤松德贊祈請就進入了西藏,然後修建了桑耶寺。最初就度了七個人在桑耶寺出家。8 世紀的時候,距今大概 1200 年左右,這是西藏最早的出家人,對吧?在桑耶寺。七個人出家之後,開始建立僧伽制度,宣說了戒律、中觀。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一直住在西藏直到示寂。他的主要的弟子是獅子賢論師、蓮花戒論師,都是非常非常著名的! [0228]

   那麼桑耶寺,就是由赤松德贊王、蓮花生大師還有靜命論師三個人融合了漢、藏、印的三種建築風格而成的。在建成之後,幾度被焚毀,但是又都修建成了。後來藏區有一個滅法的王出現破壞佛法,11 世紀的時候,原來跑到各處流亡、沒有地方住的僧眾就返回了西藏,聚集在桑耶寺,其後就逐漸成為了寧瑪派的道場。所以這個桑耶寺,它就是仿照能飛聚落的那個四大洲建立的。這是關於「能飛聚落」的一個說法。 [0324]

  接下來,覺窩傑具德阿底峽尊者,「極善說一切有部、大眾部、上座部、正量部根本四部教典,雖諸異部作受食等,諸微細分,互取捨處,遍知無雜。由是度越自他諸部宗海彼岸,故是無倒解了一切教正法中樞要處者。」自部是中觀宗,因為這是阿底峽尊者的自宗;他部就是說實事宗,說實事宗是在內道裡非中觀部的部派所以叫他部。這些阿底峽尊者全要學,並不是因為他宗他就不學,連外道的教典都要學習。所以由於遍學並且如實地證得了所有的宗派,度越了自他諸部宗海的彼岸,他就無倒地通達了一切教正法的樞要。 [0430]

   然後在這裡邊說到最細小的差別處、微細分——比如說比丘怎麼受食——這些都學得非常精細,他不是粗略地學,是非常精細地學。所以才讚美他說:無倒地通達了一切教正法的扼要。注意哦!這個通達教正法的扼要,就已經是了不得的一件事,他是無倒地通達了一切教正法的扼要。 [0503]

 〔參考資料〕

中觀宗“不許諸法有自相”的問題

法尊法師 -- 佛護、月稱的中觀宗問題講座之一

   我國西藏所傳習的中觀宗:“不許一切法有自相,乃至名言中亦不許有自相、有自性等”,但許安立世俗法能生所生、能作所作等一切作用。這是極為深 細的問題。這不僅和唯識師等的主張不同,就是在中觀宗的內部,和清辨論師等也是極其不一致的。這裏也要涉及如何“安立二諦”的問題。

   總的說來,凡許諸法自相為勝義有的,被稱為“實事師”。婆沙師、經部師、唯識師皆屬此攝。不許諸法自相勝義有而許為名言中有的,則為中觀宗的“自續派”,如清辨、靜命、蓮花戒論師等。其於名言中也不許諸法有自相的,則唯有佛護和月稱二師,又名為中觀宗“應成派”。

   此中實事師與中觀宗的區別界限,是在於許或不許諸法自相為勝義有;中觀宗自續派與應成派的區別界限,則在於名言中許或不許諸法有自相了。

宗派定義

有部

不承認自證分而主張外境實有的宣說小乘宗義者,就是毗婆沙宗的定義。

自證分即:一種心識對心識的向內執取、獨立而沒有隨伴著其他心所的心王。

經部宗

主張自證分與外境二者真實存在的宣說小乘宗義者,就是經部宗的定義。

經部宗和譬喻師二者同義詞。

唯識宗

認許自證分、主張依他起真實存在,而不承認外境的宣說大乘宗義者,就是唯識宗的定義。

唯識宗與唯心宗二者同義詞。

中觀宗

主張就勝義而言,沒有絲毫真實存在的法的宣說大乘宗義者;亦即,主張諸法名言有、勝義無的宣說大乘宗派見者,就是中觀宗的定義。中觀宗與說無體性宗二者同義詞。

 

各宗派內分派別

有部

從流傳地域上,派別有三:1.迦濕彌羅派。2.日下派。3.中原派。

從教義差異上,則分十八部。

經部宗

派別有二:

1.隨教行經部宗——尊奉《阿毗達磨俱舍論》。

2.隨理行經部宗——尊奉《七部量論》。

唯識宗

1.隨教行唯識宗——主張八識,尊奉《瑜伽師地論》。

內分二派:

(1).   真相唯識派——即主張根識所現的立體物象,如其所現而存在。

又內分三派:①能取所取等數派。

②半卵對開派。

③參雜無二派。

(2).   假相唯識派——即主張根識所現的立體物象,如其所現而不存在。

又內分二派:

o   有垢派——即心體受無明習氣的垢穢所染汙,或佛地雖離無明,但仍有外境有的錯覺。

o   無垢派——即心體不受無明習氣的垢穢所染汙,或佛地已離無明,也沒有外境有的錯覺。

2.隨理行唯識宗——主張六識,尊奉《七部量論》。亦分真相派與假相派,區分之理如上。

中觀宗

自續派

瑜伽行

主張有自證分而不承認外境的中觀宗,就是瑜伽行自續派的定義。

經部行

不承認自證分、且主張外境以自相而存在的中觀宗,就是經部行自續派的定義。

應成派

不承認自證分、主張即使在名言中諸法也不以自相而存在的中觀宗,就是應成派的定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