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21年3月12日 星期五

廣海明月 第308講

 講次  0308  (2021/03/11 ~ 03/14)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造者殊勝-得已於教所作事業

廣論段落   P6-L1 ~ P6-L6 於聖教所作事中分二……一切皆受教。」

入門段落   1 P131-L11 ~ P132-LL1 那對於內道佛教徒......所以成為頂嚴。

備註  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1 P135-L4註釋⑥ ~ P136-L11註釋⑨完 優婆塞優婆夷......合計十八部。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5454-130308

  好!我們接著看《四家合註入門》131 頁的第二段。在講述「於聖教所作事業中分二」中的「於印度所作事理」。 [0013]

   阿底峽尊者對於內道的佛教徒,「即於內道佛乘上部之中觀、唯識;下部之一切有部、經部自部上下聖教,所有未達、邪解、疑惑諸惡垢穢,亦善除遣,而弘聖教」。師父說這應該沒有什麼不懂的。「故一切部」,在自部當中很多部派,「不分黨類奉為頂嚴」,不管是誰,都把覺窩傑具德阿底峽尊者奉為頂嚴。「如《讚》中云:於大菩提寺,一切集會中,自部內道及他部外道」,自部就是指內道的佛教徒,他部就是指外道。「諸惡宗敵者,以獅吼聲語,一切腦漿崩」,就是與所有的惡宗諍論者辯論,用正理的獅吼將他們完全地摧毀。「腦漿崩」,就是指被毀滅的意思——摧伏這些惡宗敵者的論宗。 [0130]

   在這一小段中,看到還是在顯示阿底峽尊者的辯論,自部不分黨類地都把阿底峽尊者奉為頂嚴。他用正理的獅吼,跟很多持惡宗的這樣的人在辯論的時候,把他們惡宗全部摧毀。 [0153] 

〔參考資料〕

《八十讚》:

歐丹達之城市中,僧人二百又五十,毘卡瑪啦寺院中,出家僧人未滿百,清淨行根本四部,

僧團紛爭汝不造,摩揭陀國殊勝境,所有一切聖地跡,尊領四部之眷屬,一切眾之頂髻寶。

汝乃十八部之尊,安住成為眾頂嚴,眾人亦受汝口傳。

 

《八十讚》:

尊者乃是耀日光,使得佛教花綻放;於諸執持邪見者,依尊得入於正法。

於大菩提宮殿中,一切得以匯聚時,對於自他眾教派,所有矛盾惡宗義,但依獅子吼音聲,摧破眾派之頭腦,

   所以看一看,我們在學習辯論的時候,可能覺得是形成一種理路,然後想要跟別人辯論,但是到底能不能摧毀他人內心中的邪宗呢?還是更多地想要長養自己對於三藏的這個理解、對於經論的理解?那麼摧毀他宗的惡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就是希望在別人的心續裡建立正信,建立對於正理的一個非常調順的推理——從因到果非常順暢的一個成立,還有我們這個立宗到底有沒有什麼不周遍的?有沒有因不成的?反覆地這樣去簡擇。那麼我們的內心對於自己所立的一個定義,就變得非常地慎重。沒有經過思考就跟著感覺的這種東西,經過辯論之後就會被強大地滌除掉。 [0256]

   所以,透過學習辯論會增長我們的智慧。當然很多大師級的辯論,也會施展他們不可思議的悲心。這種非常非常有慈悲心的大師,他們在辯論的時候,就像傑仁波切他在辯論的時候,摧毀了敵者的論宗,但是不會令他們的心有破碎感,反而被摧毀之後內心有一種欣喜的、被拯救的感覺。 [0326] 

〔心得〕

一個真實前諍者,必須非常了解後諍者的狀況,用最適合後諍者的方法引導後諍者,讓後諍者變成真實後諍者。之後,這個真實後諍者在真實前諍者的引導下,再經過內心的思惟、抉擇,將自宗建立在心緒之上。

在這個過程當中,真實前諍者不僅增自己的智慧,也長養了自己的悲心。

  前面不是寫阿底峽尊者跟那個頭上飄著很多傘的外道辯論,辯論完了之後,那個外道的導師就給尊者頂禮,成了尊者的弟子?所以看他們在辯論的時候是非常非常地守規矩的,勝利了就勝利了、失敗了就失敗了,完全是按照規矩來的。 [0350]

   看了這一段之後,我們要再想想:我們在學習辯論的時候實際上是很辛苦的,有的同學很長時間找不到感覺,好像全在黑暗裡摸索;但一朝好像從山洞裡有一個孔透過了日光的時候——就一點點找到了那個心中的理路的路,一旦找到了就會欲罷不能,覺得辯論這種學習方式太有魅力了!當我們越來越感受到它的魅力的時候,有一種喜樂產生的時候,我們就會想更深地去獲得這種喜悅,所以我們會在佛教所闡述的正理上想要展開更廣闊的學習和討論。這種方式真是太美了!大家一定要加油學辯論。 [0433]

   接著看 132 頁。說對於佛教徒而言,則如下所說,「能飛聚落中」,前面已經解釋過了。「出家二百半,能映覆戒中,出家不滿百」,能飛聚落就是有兩百五十位出家人,而覺窩傑的寺院——那個寺院還記得吧?止迦摩囉室囉寺,也就是能映覆戒寺,也就是超戒寺,不到一百位。「四本部全住」,如前說過的這個聲聞四種部派全住在裡面,是非常齊全的。「尊部無慠舉」,尊者不會覺得:「我是大眾部,你們是上座部比較差。」不會這樣分黨。所以「摩羯陀境內」,就是金剛座所在的摩羯陀境內。「一切寺無餘,成大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在摩羯陀境內,不管是寺院也好,或者這個地方佛教的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將尊者奉為頂上的寶珠。 [0544]

   在這裡邊講到了「優婆塞、優婆夷」,可能老學員都知道了,但是剛開始學佛的會不太清楚;這個是指近善男或近善女,就是梵語鄔波索迦及鄔波斯迦,這是音譯,它是指承許守護居士戒的男女居士,由於他親近承事善法,故名近善。是個尊稱喔!因為他承許守護居士戒,所以為近善。 [0625]

   阿底峽尊者在摩羯陀境內,不管是比丘、比丘尼,還是男居士、女居士,佛教的四眾、四眾弟子都把尊者奉為頂上的寶珠,非常非常珍貴、難得的一位偉大的上師。 [0644]

   那麼下面有語王尊者的箋註,「覺窩尊乃天佛智足所傳大眾部支派之說出世間部」,那麼這個「佛智」,梵語就是「布達迦那」,他傳下來的大眾部。大眾部當中有很多支分,尊者是屬於「說出世間部」。然而尊者不偏黨自部,他是一位能毫不紊雜地分辨各部的智者。就是見解啊,或者戒律開遮持犯的不同,他全部能夠分辨各部。那麼這各部有多少部呢?「尊居十八部,一切頂中時,一切皆受教」,「十八部」就是指聲聞部派的根本四部所分出的十八部,這當中所有的人沒有不承許尊者的,所以都在尊者的座前聽法。「受教」的意思就是指聽法,都成為了這些弟子的頂嚴。 [0753] 

〔參考資料〕

《阿底峽尊者傳》

尊者二十九歲時,至阿蘭陀寺問一善巧者云:「我當於何部出家?」彼反詰曰:「汝之密行為捨不捨耶?」答曰:「不捨。」(捨則何部皆可)告云:「若爾,須於大眾部中,佛智論師派出家(佛智派即說出世部)。」尊者受教,往證大菩提金剛座處,摩底毗訶羅寺,依說出世部證大乘位,持律上座戒鎧論師(或譯戒護),請為親教,出家正諱,名勝然燈智,入正僧教,恐怖魔軍,慰悅人天。

….

為正法不惜身命,是一切諸佛菩薩之定則,尊者為求法故,五印度諸國之法將固不在言,即海中洲島,亦三次往參一切大善知識(一、金洲,下文廣述,二、赤銅洲,三、森林洲(傳僅列名,未見詳記),又於西印度鄔僅(蓮花生大師之生處)處親近無量證得成就之大善知識(傳未詳列)。

今總攝述,可分二乘傳承,與唯大乘傳承。

初謂文殊菩薩現身授與佛智足論師,次傳燃燈賢,次傳字者,次傳迦那跋,次傳智勝友論師(或譯勝智友),尊者依之承受。

   這裡邊所說的十八部,在妙音笑尊者的《大宗義》中也介紹了應該是藏傳的十八部的一種分法。因為這裡邊還有南傳的,可能還有漢傳的,在佛教史的記載應該有出入。妙音笑大師的《大宗義》裡邊關於十八部就有六種分法,今天六種分法就不全講,先介紹前面兩種。 [0822]

   那麼先介紹第一種最著名的,就是在藏傳佛教中最為普遍的,就是十八部派形成六種分法的第一種——調伏天的說法。注意!聲聞根本四部中,細分為十八部派。說一切有部、大眾部、上座部、正量部,這是聲聞根本四部。那麼「說一切有部」分為:根本說一切有部、迦葉部、護地部、護法部、多聞部、紅衣部及分別說部,共七部;那「大眾部」分為:東山住部、西山住部、雪山住部、說出世間部及說假部,五部;那麼「上座部」分為什麼呢?祇陀林住部、無畏山住部、大寺住部,三部;「正量部」分為:雞胤部、守護部、犢子部,三部。合計十八部。這種說法在藏傳佛教中是最為、最為普遍的。 [0926]

   那麼第二種就是蓮花論師的說法:聲聞根本四部中,也是細分為十八部派。這四部:說一切有部、大眾部、正量部,還有上座部。「說一切有部」就分為:迦葉部、護地部、護法部、根本說一切有部,四部;「大眾部」分為:東山住部、西山住部、雪山住部、分別說部、說假部、說出世間部,六部;「正量部」分為:紅衣部、守護部、雞胤部、多聞部、犢子部,五部;「上座部」就分為:祇陀林住部、無畏山住部、大寺住部,三部。合計十八部。 [1004]

   大家可以聽聽,這十八部派光是分法上就聽起來滿多種的,把十八部派毫不紊雜地都能夠分辨出來的這樣的一個智者!他們各部分的承許、戒律的承許等等,見解可能有一些微細的差別,尊者全部能夠分出來。十八部派的弟子全部都在尊者的座前聽法,把尊者視為頂嚴。大家可以想像,把很多人合起來的一件事情,而且都是認真修行的這麼多修行人合起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尊者有這樣非常稀有的功德,四眾的弟子就雲集在尊者的座下,十八部派全部都承許以阿底峽尊者為他們的頂嚴,可以想像他的悲心和智慧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高度。 [1106]

   今天我們能夠在學習《廣論》的時候,再把阿底峽尊者的功德學一遍,看看他為聖教所作的利益,一定會成為我們嚮往和追隨的上師。大家一定要好好地努力! [1122]

 《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P135註釋⑨

調伏天

說一切有部(7)

根本說一切有部、迦葉部、護地部、護法部、
多聞部、紅衣部、分別說部

大眾部(5)

東山住部、西山住部、雪山住部、說出世間部、說假部

上座部(3)

祇陀林住部、無畏山住部、大寺住部

正量部(3)

雞胤部、守護部、犢子部

蓮花論師

說一切有部(4)

迦葉部、護地部、護法部、根本說一切有部

大眾部(6)

東山住部、西山住部、雪山住部、分別說部、
說假部、說出世間部

正量部(5)

紅衣部、守護部、雞胤部、多聞部、犢子部

上座部(3)

祇陀林住部、無畏山住部、大寺住部

說一切有部說法

十八部派全部都是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來

上座部說法

大眾僧伽部(8)

大眾部、一名言部、說出世間部、多聞部、
說假部、塔部、東山部、西山部

上座部(10)

雪山部、說一切有部、犢子部、法勝部、善道部、正量部、廣示部、隱法部、迦葉部、尊重部

正量部說法

 

 

大眾部(6)

一名言部

牛住部

多聞部、說假部、塔部

上座部(12)

雪山部

說一切有部

分別說部

廣示部、隱法部、
紅衣部、迦葉部

尊重部

犢子部

大山部

法勝部、善道部

正量部

大眾部說法

上座部(6)

說一切有部

有部、經部

犢子部

正量部、法勝部、善道部、六城部

大眾部(8)

大眾僧伽部、東山部、西山部、祇陀林部、
雪山部、塔部、義成部、牛住部

分別說部(4)

護地部、迦葉部、隱法部、紅衣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