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廣海明月 第311講

 講次  0311  (2021/03/22 ~ 03/24)

科判  道前基礎

廣論段落    P6-LL3 ~ P7-L1 總之雪山聚中前弘聖教……為恩極重。

入門段落    1 P138-LL5 ~ P141-LL1 第二、滅除損害梵行及三學者......相當有名的。

備註  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1 P143-L1註釋① ~ P144-L12註釋⑧完 雪山聚 指西藏......來藏弘律之時起算等說。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5479-130311

  好!我們接著往下學。今天我們將學習的還是阿底峽尊者的功德,請大家把書翻到《四家合註入門》138 頁,看原文。

   第二、滅除損害梵行及三學者:總之雪山聚中前弘聖教,謂吉祥靜命親教師菩提薩埵及悲瑪桑巴瓦蓮華生,建聖教軌。然由支那和尚堪布,解了空性未達扼要,以是因緣,謗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損減教法,為嘎瑪拉希拉蓮花戒大阿闍黎善破滅已,決擇勝者所有密意,為恩極重。 [0102]

   我們現在來看仁波切的講記,請大家看 139 頁。在科判說:「第二、滅除損害梵行及三學者」,這是妙音笑大師的箋註。第二科的內容,是如何清除了以前藏地有許多損害戒定慧三學,還有損害戒學、比丘戒等梵行的這個情況。妙音笑大師將下文的這些內容就歸入了第二科。「總之雪山聚中前弘聖教」,就是說藏地前弘期教法的時候——這裡邊就涉及到一個「雪山聚」和「前弘期」,我們先往下看,一會兒再解釋。 [0151]

   藏地前弘期教法的時候,由「吉祥靜命親教師菩提薩埵及悲瑪桑巴瓦蓮華生」他們兩位「建聖教軌」。靜命大堪布也是邦伽羅人,邦伽羅人大家親切嗎?就是和阿底峽尊者是同一個家族的。所以在種敦巴尊者所造的祈請文中有提到:「富饒之地邦伽羅,貴胄撒賀王種姓,菩薩靜命所生族,燃燈智足敬頂禮。」他和蓮花生大師兩位就是最初擎持西藏佛教的大德,與法王赤松德贊三個人,聯合在西藏創立了最初的佛教道軌,並且善為樹立清淨無染的教法。 [0246]

  「然由支那和尚堪布,解了空性未達扼要,以是因緣,謗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損減教法」,這裡邊提到的「支那堪布」,他的見解中並未透徹地了達空性的扼要,因為不了解,所以認為捨棄了方便、智慧中的其中一者是可以成佛的——實際上我們都知道這兩者捨棄一者是不能夠成佛的——而且方便分中的菩提心、出離心呀等等,他認為全都不需要,只要毫不作意思惟就能成佛。 [0325]

  由於支那和尚摩訶衍那堪布的出現,造成了聖教的傷害。其後蓮花戒論師蒞臨西藏,斷除了這種邪見,著作《修次》初、中、後三篇。我們在很多地方都會讀到,在《廣論》的很多處引了這個初、中、後三篇。蓮花戒論師完全破除了支那和尚摩訶衍那的宗見,重新光顯了佛陀的聖教,所以恩德至極深重! [0400]

   「雪山聚」其實就是藏地,地勢高寒,長年覆雪,所以叫雪山聚,也叫雪域。前弘期的聖教——很顯然還有後弘期的聖教——前弘期的聖教是從吐蕃王朝一直經過了松贊干布的開創,到赤松德贊的弘揚盛行,還有到赤熱巴堅的改革文字,直到朗達瑪滅法以前的藏傳佛教,就稱為「前弘期的佛教」。 [0435] 

〔參考資料〕

《土觀宗派源流》

 佛教前宏期的情形

   自從最初藏王聶赤贊普起到朗日松贊之間,約傳二十六代,還沒有佛教之名,在號稱為普賢化身的拉妥妥日寧協時,始從天空降下《諸佛菩薩名稱經》等經書于王宮頂,當時還無人能瞭解此等經義,遂命名為“玄秘神物”供奉起來,這是藏地有佛法之始。

   王曾在夢中,得到神人授記,說過五世後,當有能解此經義者出世。果然如所授記,經五世至觀世音菩薩化身的松贊干布法王時,派大臣吐米桑布紮赴天竺,盡學梵文和諸明處已達精通,回藏後仿“那迦羅”創造有頭正楷藏字,仿“烏爾都”字造無頭草書,才開始有了文字。

   又迎來藏地的主要佛像不動金剛佛及覺阿釋迦牟尼佛二尊,建大小二昭寺,用藏語翻譯《華嚴》等諸大乘經藏,這樣才開始創立了佛教。

   及到文殊菩薩化身的赤松德贊法王之世,迎請靜命大堪布,蓮花生大阿闍黎等諸大善知識,度毗遮那(遍照護)等預試七人出家,因此因緣,才發展了少數穿著袈裟的出家人。從此相繼造就出了昆•魯伊旺布松(龍王護)、巴果•毗盧遮那(遍照護)、阿闍黎•仁欽喬(寶勝)、耶協旺布(智王)、迦、覺、向等諸精通竺藏二語的大譯師很多,翻譯了各種顯密經續及疏釋。靜命堪布擔負講說從律藏到中觀的說法重任,大開講聽之風。蓮花生大師等為少數有根器的人,傳授密宗教授,也出了些依教修行的得道者。到了王的晚年,有摩訶衍那和尚從漢地來藏,倡言非但應舍不善分別,即諸善品分別,亦是能纏縛生死,無論鐵鎖金鎖,同屬纏縛,只應全不作意,才能求得解脫。倡此邪見,藏眾翁然風從,往昔菩提薩埵等所教導的清淨見行能行持者日益漸少。藏王欲破此邪說,遂派人迎請善巧之王蓮花戒論師入藏,與和尚辯論,擊敗了他。為引據正理,破他的邪見,造了《修次第》三編,使清淨的見行,又得重光於世。

   此後,至赤熱巴堅王時,迎請班智達勝友等諸大論師翻譯了許多經典,並對一切經典譯名均以現行語而加以訂正。以後朗達瑪繼位,又大滅佛法,使藏地正教幾乎破壞無餘。

   關於前宏時期的正見,初藏王赤松德贊時,曾首次向全藏宣佈法律:凡諸見行,皆應依從靜命堪布傳規。和尚事後,王又重為宣佈,謂今後正見,須依龍樹菩薩之教,若有人從和尚之見者,定當懲罰。由此原故,在前宏佛教時期,雖有少數唯識派宗見的班智達來藏,然主要的仍然是靜命堪布及蓮花戒論師之風規屬於中觀自續派見,此派較為發達。

   那麼這個就涉及到「朗達瑪」,朗達瑪就是破壞藏系佛法的一個王。我在這裡邊就問說:「朗達瑪的前世是誰?他為什麼會這麼嚴重地破壞佛教呢?」因為那時候我在想:這一生他為什麼要對聖教做這麼大的破壞?是不是發惡願的?其實那時候在仁波切講之前,我也不知道朗達瑪是誰。 [0500]

   然後仁波切就講說:這裡邊有很多故事。在修建尼泊爾博達大佛塔的時候,那時候朗達瑪是一頭牛。當佛塔開光的那一天,大家都在很虔誠地祈禱,非常歡喜感動的時候,這頭牛祈禱說:「當他們正式弘法的時候,我就要滅法!」牠就發了這樣的一個惡願。然後仁波切說是有這個說法的。漢地也有國王滅法,就提到了三武一宗,說好像有四次,但是他說漢地的滅法沒有像朗達瑪滅法那麼嚴重。朗達瑪實際上在位才四到五年,五年以後他就被刺殺了。在五年當中,他就把整個的佛法毀滅得非常地嚴重,嚴重到什麼程度?到七十年都沒有恢復,七十年後才慢慢地復甦。經書也燒掉了,但是他最主要的破壞就是他不准有一個出家人,傳戒的人幾乎全部都斷絕了!沒有戒的話就等於沒有佛法,所以實際上那個時候是慘不忍睹啊、慘不忍睹! [0613]

   接著朗達瑪破壞佛法之後,那有人還得要重新建立,然後就涉及到在朗達瑪滅法之後,有三個出家人就逃走,據說是逃到安多地區了。那麼逃到安多地區,這時期就進入到後弘期了。三個出家人,他們就幫一個當時年紀還很小、可能不到二十歲的叫「拉欽波貢巴饒色」傳戒。後弘期的時候第一個求戒的西藏人就是拉欽波,仁波切常常滿懷感恩地講到這個出家人——就是被這個三位大師授比丘戒的第一個人,在佛法被破壞了之後。 [0654]

   三大賢哲從西藏經過新疆逃到青海,最後當地發現他們是三個出家人,就非常地敬重他們。最後就是有一位拉欽波——就是拉欽貢巴饒色,年紀很輕就被他們收為弟子,然後最珍貴的、最重要的就是接受了比丘戒律。 [0717]

   後來請到那個刺殺朗達瑪的人幫忙傳戒,他說他不能傳戒,他已經殺人了不能傳戒,所以就請了兩個漢地的和尚,一共五個人傳。安多地方的僧人的上衣裡邊都是藍色的,不知道諸位去藏地有沒有注意觀察?實際上那個為什麼是藍色的呢?那個藍色就是紀念漢地和尚幫忙把西藏的戒律、這個戒法振興起來。如果沒有這兩位和尚,其實很難傳戒的,傳不下來的。仁波切在這裡說:「不知道拉薩人有沒有這種說法,但是安多地區就是這樣說的。」 [0759]

   後來西藏那裡邊就有十個人到拉欽那裡去受戒。看!又傳開了!傳說有衛藏人、後藏人,一共有十個人到安多在拉欽的跟前受戒,就是這樣戒律又再度地傳承下來了。所以拉欽是後弘期的第一個傳戒人,對吧?由他開始標幟著進入這「後弘期」。他們離開的時候,拉欽已經很老了,他把自己的黃帽送給了西藏十個人當中一個叫作魯梅的人,是魯梅帶著這個十個人來的。拉欽送給他的時候說:「你在這一路上惦記著我,戴著這頂帽子到西藏去弘法。」後來西藏黃帽派為什麼會這麼盛興,緣起說就在那裡。安多的拉欽波是相當相當有名的! [0851]

   然後在這裡邊,我們又會提到「後弘期的佛教」。後弘期的佛教就是從朗達瑪滅法之後,再次恢復的藏傳佛教稱為後弘期的佛教。後弘期的佛教開始的年代有種種說法,布頓大師認為從公元 973 年善顯密意大師(拉欽貢巴饒色)受比丘戒那年開始的;種敦巴尊者認為從公元 978 年,魯梅戒慧——就剛才提到那位——他帶著十個人依著善顯密意大師受比丘戒的時候開始的。中間差了幾年?五年吧!對吧?他們的時間長度。 [0928] 

〔參考資料〕

 《土觀宗派源流》

佛教後宏期的情形

朗達瑪大滅佛法之時,吉祥曲吾日出(196)的修道處有三位大德逃至朵麥(197)。喇欽布•貢巴饒塞(198)便從他們出家,受具足戒。以後,魯梅•楚逞喜饒(199)等十人,從藏地來此,依喇欽學戒。魯梅等回藏後,建立道場,普傳戒律,使佛教的餘燼,從下路(200)又重新復興起來,開佛教再宏之端。由此漸次弘傳,使衛藏諸地,僧伽遍滿,講解實修,蒸蒸日上。故喇欽與魯梅等,對於我們雪域藏民恩德很大。

   所以它分前弘期和後弘期,後弘期的開端的時候,要記著有這樣的一個了不起的拉欽,對吧!還有兩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在歷史的傳戒的舞臺上絕不可或缺的兩個漢地的和尚,藏地的比丘戒又得以延續到現在,所以他們的衣服上才有藍色,就是紀念很深恩的漢地和尚。 [095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