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次 0340 (2021-07-01 ~ 2021-07-04)
標題 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
音檔 5B 00:07 ~ 5B
03:35
廣論段落 P8-L10 ~ P8-L11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手抄頁/行 第1冊 P147-L1 ~ P149-L2 ( 2016 南普陀版:P147-L1 ~ P149-L1 )
手抄段落 所以經上面告訴我們……千真萬確就是我要的!
我們接著再聽下一段:
在這裡邊又講了那個笑話──蜈蚣精,對吧?居然弄成這樣子!所以我們學佛的話,沒有老師教會學成讓別人笑話的。比如說有的人就會認為:哇!那一定是登地了之後,就開始證羅漢果了。有人會弄成這樣。還有人把了解空性跟修禪定混在一起;甚至把了解空性、修禪定和大腦一片空白混在一起,因為大腦一片空白,沒有什麼念頭就是無念之念,就好像已經證得了空性了。所以很多東西大家要反覆地去思考。因為大家這麼多年學習佛法,應該會遇到形形色色、各種各樣對佛法誤解的部分,這個要不好好學,真的鬧出笑話人家笑一笑還好,萬一這個笑話鑄成了來世的墮落,這就不是個笑話,這是個悲劇了!05:12
還有師父舉了那個香蕉、甘蔗,要吃裡邊的。像這個笑話,原來一開始遇到台灣的同學,我說:「我們東北比較喜歡吃土豆絲,土豆絲是家常菜,常常吃。」台灣的同學就很驚訝說:「土豆絲?哇!」他臉上露出一種非常稀有的神情、很羡慕的神情,我在想:「台灣沒有土豆嗎?為什麼好像覺得我們吃土豆絲很稀有的樣子,這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菜,家常菜而已!」經過了一段時間,後來才了解這個人回去跟師父說我愛吃土豆絲,他認為我說的土豆絲,就是把花生切成片,再切成絲,然後再炒了,他覺得我們東北人簡直是太厲害!我聽了之後覺得真是一個笑話,誰那麼理解土豆絲!後來我才發現台灣人把「花生」叫「土豆」。06:12
那麼對於凡夫來說,解脫道乃至成佛的路,很多是完全不可現見的──有些是隱蔽分和極隱蔽分,對凡夫來說根本是無法發現的。這樣的話,如果沒有一個人告訴我們,我們怎麼能發現極隱蔽分?怎麼樣用自己的心去證得這樣的事情呢?所以一定要一個人引導。師父在推論,對吧!這件事沒人跟你說是不知道的,所以我們在學佛的路上一定需要一個引路人!06:43
〔心得〕
師父跟老師所舉的幾個例子都可以說明「極成比量」。世間的很多東西也屬於極隱蔽分,如果沒有其他人說明是不會知道的。經過說明,雙方對於這個事物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即成就「極成比量」。
更何況是佛法當中有更多的事物是極隱蔽分,需要經過善知識的引導才能認識。
舉完這個世間的例子,師父說:「世間的事情尚且如此,何況深遠的東西!」我們跟在師父身邊學習的時候,會發現師父常常從眼前的一個非常小的例子給我們講一個非常深刻的法理。像這個甘蔗的問題,當時見到師父之後,師父又講了這個故事,一講師父就笑,每次講到這個故事都笑,好像第一次講一樣。在聽的時候,一個是倍感親切,再一個就要警醒自己呀!就是心上有很多很多的無明、很多很多的愚癡,如果不跟隨善知識好好地聽聞的話,實際上是太多的不知道就會導致太多的痛苦。07:24
所以師父說:「就算是他寫在書本上教你去看的話」,記得吧?「花了很大的功夫,不一定真正體會得到」,但是「有一個善知識的引導的話,那麼,欸,了解了。」所以不但所有的經教眼前告訴我們是最好的修行的方法,而且透過這個善知識,本論特別地告訴我們,可以很快地得到它。師父說馬上得到什麼?功德,對吧?然後去掉了無邊的罪行。07:57
〔心得〕
對於佛法上的極隱蔽分,我們是不明白的,只能先依靠著對善知識、對經典(聖言)的信心而生起「信許比量」,冀求有一天能夠進而生起「事勢比量」、最終能夠以現量證得。
師父後來有一句話接著又提醒我們:這是你要的嗎?「你要的什麼?」「我們的目的幹什麼?」記得吧?「要去掉一切痛苦,要得到一切功德,對不對?」師父說:「非常明白。」接著又說:「告訴本論的真正殊勝──這是不是你們要的?」這句話在問我們:是不是我們要的?說什麼?說這幾個殊勝是不是我們要的?如果這幾個殊勝不是我們要的,那這個殊勝就不會引動我內心的渴望。但這個殊勝確實就是我要的!那去掉一切痛苦,得到一切功德,當然就想要了。所以一旦這個殊勝和我內心的渴求整齊地對在一起了,那就是我的所求!然後師父說:「對!」後面那句話怎麼說的啦?「對!對我來說千真萬確就是我要的!」08:53
〔心得〕
信為欲依、欲為進依。先生起信心,才能夠生起欲求心。生起欲求心之後,才能做到「十頭牛都拉不回去」,生生世世學下去的精進。
所以師父常常說:「學佛這條路,十頭牛都拉不回去,絕對不會走回頭路,一定要學下去,生生世世要學下去!」因為這裡邊講的真理實在太過美妙,而且如此地真實!這就是離開所有的痛苦、圓滿所有的功德和快樂,哪有一個有情不願意要這樣的生命的狀態!師父常常會提到「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個目標,提到的時候,師父常常會說一句話:「如果大家了解了,誰不想要?都想要這樣的目標!」所以為什麼會不想要學習佛法呢?誰不想要去掉所有痛苦、得到一切功德、圓滿一切的快樂呢?誰都想要!09:34
記著師父說的那句話:「對我來說千真萬確就是我要的!」當我們的生命在現世的苦樂中跌跌撞撞,迷幻於現世的這些五欲的享樂的時候,一定要想一想:師父在我們的生命中出現,帶著《菩提道次第廣論》一直給我們講,還有很多大善知識。那麼要引導我們超越現世的這個所求的目光,就是從這此生的安樂一定要延續到未來,因為我們的生命是要延續的,對不對?這個續流是不會間斷,它會向來生延續的。那麼我們對苦樂的安立,一定要超越此生往來生去安立,因為這樣的安立對我們是非常划算,也是非常實際的;它不是什麼玄幻的東西,它是很實際的一件事情,就像做一個對自己非常實惠的計劃一樣。10:25
所以要每天抽時間聽師父的帶子,或者研討《廣論》,會把我們的心拉向:啊!我的目的和所求是要去掉一切痛苦、得到圓滿的快樂,所以我需要聖教、需要佛陀的教法。一直在耳邊提醒我們、提醒我們、提醒我們!廣論班在一起學習也是這個目的,慢慢地養成──這個目標就是我要的!千真萬確是我要的,而且是我生生世世追求的!10:53
所以在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這樣的一個環境中一直學習、一直學習,久了之後,這個目標就會深入我們的內心,乃至變成了我們用所有的生命力想要去達到的一個目標。有沒有發現?師父又再次提醒了這個目標。但是我們會發現:師父無論怎麼提醒我們,我們還是會忘記。對不對?所以一定要一直跟著師父學!11:23
有的人說:「啊,學《廣論》都學很多年之後,這個目標建立出來了!」真正地想要趣向無上菩提,這是自己的目標。如果這個目的還沒建立出來,那學《廣論》學了很多年有沒有學懂呢?學懂了之後照著做,照著做有沒有內心裡不間斷地去希求這個目標?功夫有沒有這麼純熟呢?如果沒有純熟的話,是不是還要更努力地學呀?11:4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