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廣海明月 第374講

 講次 | 0374 (2021-10-28 ~ 2021-10-31)

標題 | 若不計算收穫,只能選擇退心

音檔 | 6A 09:50 ~ 6A 11:16

廣論段落 | P9-L6 ~ P9-L7 阿逸多云……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

手抄頁/ | 1 P167-LL3 ~ P168-L8 ( 2016 南普陀版:P167-LL2 ~ P168-L10 )

手抄段落 | 現在我們也是如此……那你弄了半天你就賺不到錢。

 

所以講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前面師父為什麼那麼想,因為我們會遇到委屈這件事。為自己的委屈,有的人就願意受了,遇到為他人的委屈怎麼處理呢?有的人乾脆不幹了,對不對?「我放棄!太辛苦就不做,我才不受這個氣。」他跑了!但是如果你是為芸芸眾生,你跑了,你要怎麼遮止這件事呢?就是你一定要算算你忍下去會得到什麼。這樣的話,要不要算呢?一定要算!不算的話,委屈一來你就停了,一點點都受不了。而且說:「什麼!要做事情一定要委屈,而且只有在委屈中才能成辦事情,這是佛法的特質!」一聽就嚇到了,這樣不是說修行就是受一個大委屈嗎?00:47 

〔心得〕

為自己委屈,有的人就願意受了,遇到為他人的委屈,有的人乾脆不幹了。

→ 此中的差異為何?「為自己」和「為他人」。如果單純「為他人」很容易產生退心,所以,必須要計算,計算在這個過程當中,「為自己」可以得到什麼。如此,才能防止生起退心。

但是請問受一個大委屈,怎麼處理這個大委屈呢?要修無生法忍。從布施開始一步一步地讓我們內心堅定,讓我們內心有智慧。所以他不是很沒有價值的受委屈,也不是折磨自己的、虐待自己的一個很奇怪的行為,他是為了一個理想奮鬥的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這些艱辛──因為各自的業力,他要經歷這些艱辛,而且他有辦法對付這種艱辛,他願意去經歷這種艱辛!01:19 

〔心得〕

處理大委屈,要修無生法忍。

→ 為什麼處理大委屈需要修無生法忍?

因為修得無生忍已經超越自他的人我分別,遠離生滅之真如實相理體也,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動。

辦法就是什麼?考慮自己是拿這個委屈換什麼,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接受。比如說現在再看的話:「喔!原來做事情一定要委屈,在委屈中才能成辦事情,好吧!」那這句話你們現在看一看你要不要接受呢?會比剛才的接受度高一點,你就不反抗了吧!一開始是心裡反抗嘛──為什麼這麼說?01:46 

其實師父講的這一頁,師父講到哪兒我們是反抗到哪兒,你們有注意到嗎?「為什麼菩薩道非得要計劃自己得到什麼?」然後第二條是:「為什麼佛法一定要委屈?」我們都覺得:「師父為什麼要這樣?我們就是不想要這樣!」所以師父完全站在了我們的對立面,然後讓我們無處可逃,你們會認為嗎?這樣的說服是很不容易的,我覺得是很強而有力的,這應該叫調伏。02:19

〔心得〕

我有觀察到「師父講到哪兒我反抗到哪兒」嗎?

→ 沒有仔細的觀察,不會發現自己心中細微他宗的生起。好像以為自己為師父的理路說服了,實則不然。心中的邪見是很強烈而堅固的,不易調伏的。所以,這種說服是很不容易的。

我覺得師父在這兩段的闡述中大刀闊斧,直擊內心最脆弱的、最反彈的那部分,然後給出清晰的答案。有發現嗎?這節課!每講一行我們都覺得:NoNoNoNo就是這樣的一堂課。除非你假裝你很柔順,你假裝說:「啊!是、是、是!」除非你裝腔作勢,不把那ཁ་ཅིག(他宗)拎出來,拎出來師父就是刀刀都逼到你眼前,你退不了的,你要面對自己那個不願承受的東西、不願意承認的東西。02:52 

〔心得〕

每講一行我們都覺得:NoNoNoNo

→ 「師父講到哪兒我反抗到哪兒」的行相。

除非你假裝你很柔順,你假裝說:「啊!是、是、是!」除非你裝腔作勢,不把那ཁ་ཅིག(他宗)拎出來。

→ 我的現行,假裝柔順、裝腔作勢,不把心中的他宗拎出來。不想跟自己心中的他宗直球對決。

「菩薩道是利他的,你怎麼上來就讓我算我自己得到什麼呢?」「誰說是委屈!我就不想委屈,我有不委屈的路。」而且師父還說:「這就是佛法!」這幾句話一句比一句嚇人。你看嘛!第一句「我們做一點點,自覺得可以。」那好,可以的。「稍稍委屈一點就不行」,很多人是這樣。然後呢?「要曉得要嘛你不做事,要做事一定要委屈。」這宗強硬嗎?那好吧!這是第一個。接著,「而且只有在委屈中才能成辦事情。」喔!這樣、這樣可以。然後接著說:「這是佛法的特質喔!」「啊,這太強勢了!我們是佛弟子,如果我不承認這個,就等於說我就沒有要佛法了嗎?這個帽子是不是太大了?這簡直太強大了!」一記一記的重拳,我們徹底被打昏在地,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這一段?你們有暈了嗎?有現起強烈的反抗意識嗎?還是你不敢反抗,假裝沒事?03:53 

(法師:所以「委屈求全」真的是佛法的特質嗎?) 

師父要詮釋的是:你要算你得到多少東西,然後你去付出多少東西。它完全是一個精確的理性的計算,是高強度的大腦那種計算,不是說委屈就是佛法的精神啊,不是這樣,這兩段要連起來看。因為為什麼會出現後一段,就是說他前一段為什麼這麼說。就是你必須計算,因為你會經歷委屈,你不算的話,你委屈的時候你就走不了了。我很懷疑你們沒有看懂這一段。04:22 

〔心得〕

師父要詮釋的是:

如果不經過精確而理性的計算,我們一定會覺得委屈,因此而生起退心。

如果經過精確而理性的計算,我們就不會覺得委屈,因為可以得到的好處太大,我很想得到這些好處,自然不會覺得委屈,能夠防止產生退心。

(法師:「否則的話」,這句話真的是很重要的切入點。)

對!「否則的話」那是最嚴重的眼睛點。04:28 

(法師:弟子覺得「否則的話」指出只有兩條路:退心或計算你會得到什麼。因為我們眼前狀況就是如此,如果不計算,那就只有選退心。) 

所以師父不在乎挑戰我們內心中最反彈的那個東西,他不像是我們,有時候對小孩有反彈的東西的時候(我們會沒辦法)……我們現在就是在菩薩道的叛逆期,他怎麼講都不對,反而就要順著你,順著你也不能成為菩薩,所以就師父直接挑戰那個。你看!就全逆著的,全逆著說的,你們感受到嗎?所以這一段的宗是相當地強硬、相當地威風的!你們感覺到了嗎?04:58 

我比較在意你們在看這一段的時候,是不是「否則的話」丟掉了?因為後一段完全是為了成立前一段的立宗。我們看了前一段之後,我們就很大的疑惑:為什麼要算?就完完整整地、清清淨淨地利他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算自己要得到什麼?這樣給我們一種一點不高尚的感覺、菩薩道還修得很自私的感覺,我們很拒絕這種。「這是怎麼回事?」就是好像心裡不太對。然後看下一段又覺得:「佛法就是委屈的嗎?哎喲,這……。」沒想到它倆中間卻是有一個橋──因為會遇到委屈,所以你要用上面的思路。05:36 

這節課要講的是:怎麼對付委屈?怎麼讓你戰勝要成辦道種智所遇到的那些障礙?我有時候看到這一段好像聽到師父說:「啊,孩子們,去!不用怕!因為你可以用透過計算你得到什麼的方式,來戰勝這種委屈。沒問題,這樣就可以過來!」所以這一段的精神是非常勇悍的,很符合菩薩道的精神──行菩薩道的人是精於打算的。06:05 

〔心得〕

師父很清楚如果沒有精確而理性的計算,我們在成辦道種智會遇到的障礙,就是會覺得受到委屈而生起退心。所以,師父教我透過計算來戰勝委屈,跨越成辦道種智會遇到的障礙。

我很難想像「諸欲饒益眾生,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師父還是踩到我們要發心那個點上,給我們提出非常有力的依據,用這樣一個嚴密的環環相扣的勸說。我很難想像!我很驚訝!06:26

 

【作業】

  1. 佛法的特質是受委屈嗎?還是戰勝委屈?
  2. 不戰勝委屈會怎樣?
  3. 戰勝委屈的方法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