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22年2月13日 星期日

廣海明月 第401講

 講次 | 0401 (2022-02-07 ~ 2022-02-09)

標題 | 蘆飲本生譚

 大家好!先祝大家新年吉祥,健康如意!今天學習《廣論》的時間,我想給大家講一個佛陀的本生故事──《蘆飲本生譚》。這段本生的因緣,是佛陀在拘薩羅國期間,經過蘆飲村,在蘆飲蓮池附近的凱多迦園,針對蘆莖而宣說的。00:31 

「蘆莖」是什麼東西呢?就是蘆葦的莖部,這個莖就是植物體上生枝、長葉、開花的部分,有輸送植物體內養料的作用,像是植物的中軸。00:49 

那個時候,比丘們在蘆飲村裡的蓮花池裡取水沐浴,而沙彌們為了製作針筒,就來採摘這個蘆莖。那沙彌為什麼要製作針筒呢?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小沙彌在摘蘆葦玩耍遊戲,實際上不是,沙彌們是製作針筒。那為什麼要做針筒?是為了裝針。為什麼要有一個裝針的容器呢?因為沙彌乞得壞色的布,然後要自己製作適合自己尺寸的袈裟,如果袈裟穿破了,還要自己縫補。現在的出家人,說出家要有三把刀,就是菜刀、剃刀和剪刀。那麼菜刀就是要自己煮飯用的,剃刀是自己要剃頭髮的,而剪刀是縫補衣物等用的。出家人要隨時縫補衣服,所以平時需要有裝針的容器。有沒有發現?連針筒都是自己製作的,而且在大自然裡採集,很自然的、樸實的生活。02:13 

〔心得〕

在講述公案的同時,老師也藉此讓我多了解一些僧團的生活,更親近僧團。

這一天,沙彌們出來了,就是為了製作針筒而採取蘆莖的時候,大家看到這些蘆葦莖部裡面都是中空的,便跑去佛陀面前請問佛陀:「世尊啊!我們為了製作針筒採取蘆莖,看見這些蘆莖從根到頭都是中空的,這是什麼原因呢?」佛陀就說:「比丘、沙彌們啊!這是我往昔發願的結果啊!」於是佛陀就開始宣講過去的事情。02:51 

在這時,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蘆飲蓮池附近的凱多迦園,也許那裡有一棵大樹,佛陀坐在大樹下,然後弟子們圍繞在周圍,風靜靜地吹拂著,一切都顯得寧靜而調和,佛陀就在這樣瀰漫著蓮花香的凱多迦園裡,講起了過去的故事。03:21 

說:過去這裡是一片森林,森林裡邊有一塊蓮池──蓮池一般都是開著蓮花的一個很大的池塘,聽起來是很美的──可是過去的那片蓮池水中住著羅剎,凡是下到水裡的生命,都會被吞食,就是被吃了,活吃了。03:48 

那個時候菩薩生為猿王,牠的身體就像小赤鹿一樣──看起來是挺大的──牠得到了八萬隻猿猴的擁戴,就是牠是領袖,率領著猴群居住在這片森林當中,保護著八萬隻猴群,有的時候會教誡大家。有一天牠就教誡猴群說:「這林子裡有毒樹,還有非人管領的這個蓮池,所以如果你們要吃不曾吃過的果實,或是要喝你們以前沒有喝過的水,在那之前你一定要先到我這裡來告訴我。有沒有聽到啊?要記住啊!」猴群就答應說:「是的,我們會聽您的教誨的!」04:42 

有一次,猴群就走到了一處未曾到過的地方,在那兒巡遊了好幾天,要找水喝。哇!忽然見到一個蓮池,大家就想起了領袖的教誡,大家都不去喝,就坐著等待著菩薩來到。菩薩來了,問說:「你們為什麼不喝水呢?」牠們回答道:「我們正渴盼著你來到呀!」然後菩薩就說:「這麼做就對了!」於是猴王來回巡視了蓮池周圍,察看著在蓮池邊留下的足跡,仔細地來回看。就發現到蓮池邊的腳印只有走下去的,卻沒有從蓮池邊走回來的腳印──應該是只有一行,所以就知道這一定是非人所掌管的池子。便說:「唉呀,你們沒有喝這裡的水,真是太幸運了!這個池子是被非人所掌管的。」05:52 

〔心得〕

猴群具備了相當的弟子相,能夠聽從猴王的教誨,不輕易在不熟悉的地方喝水,靜待猴王的指示。因此而能避免被羅剎所殺的厄運。

這個時候,水中的羅剎就知道這個猴群不會下水,於是就變出有著藍色的腹部、白色的臉、紅色的手腳,一副很可怕的形相,而且將池水分為兩半,「唰!」出現在牠們面前,說:「你們為何還坐著?趕快下來喝水呀!」06:18 

那個時候,菩薩就問他說:「你是住在這池水中的羅剎嗎?」羅剎說道:「是的!」菩薩說道:「你會捕捉進入蓮池裡的東西嗎?」羅剎說:「是的,我會捕食。凡是下來這裡的,就算是一隻鳥,我也捉住不放。讓我把你們都吃了吧!」菩薩說:「我們不會讓你吃我們的身體的!」羅剎說:「但你們總是需要喝水吧!」菩薩說道:「水是要喝的,但不會讓你得逞。」羅剎說:「那麼你們要怎樣喝水呢?你們不渴嗎?」菩薩說道:「你以為我們會入池喝水,但我們不會入池,我們不下去,八萬隻猿猴各取一條蘆莖,就像用青蓮花的莖部來喝水一般,喝你的蓮池裡的水,所以你不能吃掉我們。」07:30 

佛陀講到這裡,就說了一個偈頌:「不見足痕向上行,唯見足痕向下行,我以蘆管取水飲,汝終不得殺我等。」接著佛陀繼續說往昔的故事。07:50 

菩薩如此說後,便取出一條蘆莖來,心中緣念著菩薩道而莊嚴地發誓,然後用嘴去吹這個蘆莖。結果蘆葦內部就不留一丁點的結節,瞬間整條都變成是空的。又用同樣的方法,叫別的猿猴一一都拿蘆莖過來,然後菩薩就一個一個地吹,吹空了,一一都吹空了還給牠們。08:28 

在讀到這裡的時候,我在想:他吹了八萬個嗎?那要很辛苦啊!事情到這裡還沒有結束。接著菩薩就繞行了蓮池,然後下命令說:「凡是圍繞著這片蓮池的蘆葦,都要變成中空無節。」菩薩由於廣大利益眾生的功德,他的命令也好、他的誓願也好,立即成真!從那之後,圍繞生在這片蓮池的蘆葦,就神奇地都變成中空的了!09:09 

大家知不知道在此劫中菩薩有四種神變持續了一劫?是哪四種神變呢?第一就是月亮中兔子的形相,在這一劫當中都會存在。第二就是小鳥救火──「鵪鶉本生因緣」當中森林大火被撲滅的地方,在此劫間都完全不會再起火。第三個就是陶器師的住所,在此劫間完全不會降雨。第四是繞生在這片蓮池的蘆葦,在此劫間完全都是中空的。這便是持續於此劫間的四種神變。09:57 

菩薩如是祈禱著,拿一條蘆莖而坐下來,八萬隻猿猴也各自取一條蘆莖,圍坐在蓮池旁。菩薩就先用蘆莖喝水,然後其他的猿猴也都一一地坐在岸上就喝到水了。因為牠們用如此的方式喝水,水中的羅剎自然就捉不到牠們,所以心裡就非常不平,回到了他自己的住處去了──不知道是不是住在水裡?後來菩薩也與猿猴一同返回了森林。10:39 

佛陀說:「比丘們啊!這些蘆莖變成了中空,是因為我過去的誓願。」說完這段因緣後,把前世、今生連接起來,說道:「那時水中的羅剎是誰,你們知道嗎?那時水中的羅剎就是提婆達多啊!八萬猿猴就是佛陀的弟子們,而那個想出妙策的猴王就是我啊!」11:11 

【作業】

這個故事給你的啟示是什麼? 

〔參考資料〕

《本生經(1-2)》:「二〇 蘆飲本生譚

(菩薩=猿)

序分

此本生譚是佛於拘薩羅國遊行中到達蘆飲村,在近於蘆飲蓮池之啟達迦園,對蘆莖所作之談話。爾時比丘等於蘆飲蓮池中沐浴,為造父針筒使沙彌等折取蘆莖,見蘆莖中為空洞,往佛前問曰:「世尊!予等欲造針筒,折取蘆莖,但蘆莖由根至莖端全部空洞,此何故耶?」佛言:「汝等比丘!此我往昔之命令。」於是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昔日,此叢林為一森林。彼蓮池水中有羅剎居住,凡入水者悉為所食。爾時菩薩為一如赤鹿之子大小之猿王,彼由八萬之猿圍繞,率群猿住森林中。彼向群猿訓誡曰:「此林中有毒樹及非人(鬼)領有之蓮池。汝等如欲食尚未曾食之果實及欲飲未曾飲之水時,可先問予。」彼等承知:「謹遵王命!」某日,彼等行至未曾行之場所,於彼處經數日之巡迴覓水,見一蓮池。彼等暫不飲水,靜待菩薩猿王前來而坐。菩薩來云:「汝等何不飲水?」彼等答云:「予等仰望大王前來!」菩薩:「此為殊勝!」於是彼往來於蓮池之畔,察看足痕,只有入水之痕,不見出來之跡。彼知此非人飲之場所,告眾猿曰:「幸而汝等未飲,此池為非人之所有。」水中羅剎知彼等不入,化為青腹白顏赤手足可怖之形相,分水為二而出。問曰:「汝等何故坐而不入,請入而飲水!」菩薩問曰:「汝為住此水中之羅剎耶?」羅剎:「唯然!」菩薩:「汝欲捕進入蓮池者耶?」羅剎:「正是!予欲捕之。凡入此處者,縱令飛鳥,亦將捕捉不放。即如君等,亦將食之!」菩薩:「予等之身不為汝所食!」羅剎:「然則汝須飲水。」菩薩:「飲水汝亦不能如願!」羅剎:「然則汝等如何飲水?」菩薩:「汝思入池飲水,但予等不入,八萬猿眾各取蘆莖,恰如以青蓮華之莖飲水之狀,將飲汝蓮池之水!因此,汝不能食殺我等!」佛知此意義,於成等正覺後,唱次偈之前二句:

不見足痕之上行  唯見足痕之下行

我等用蘆管飲水  汝尋無〔蹤跡〕殺我

菩薩為如是說,取一蘆莖念波羅蜜,而作誓言,以口吹之。於是蘆之內部不餘任何結節,完全成空。菩薩以同樣方法授與他之諸猿,一一取來吹之——如是此事尚未終結。——菩薩環繞蓮池教令曰:「凡環繞蓮池所生之蘆,皆空洞無節。」菩薩之教令奏功,利行廣大,爾後環繞蓮池所生之蘆,皆成空洞。——此劫之間,續有四種神變。四者為何?(一)月中現出兔相,完全存於此劫之間。(二)在鶉本生譚(三五)謂火之滅處,此劫之間,火完全不燃。(三)陶器師之住處,此劫之間,雨不下降。(四)圍繞蓮池所生之蘆,此劫之間全成空洞。此為此劫之間續有四種之神變。

菩薩如是祝禱,取一根蘆草而坐,八萬猿眾皆各取一根圍繞蓮池而坐。菩薩用蘆管吸飲池水時,彼等亦皆坐於岸邊飲水。彼等如是飲水,水中羅剎一無所獲,心懷不平,歸己住家。菩薩亦與從者一同進入森林。

結分

佛言:「此等蘆之空洞,乃由我昔日之教令而來。」佛為此法話後,連結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水中之羅剎是提婆達多,八萬之猿是佛之弟子,思出妙案善巧方便之猿王即是我。」

(CBETA 2021.Q4, N31, no. 18, pp. 225a06-227a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