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

廣海明月 第425講

講次 | 0425 (2022-05-02 ~ 2022-05-04)

標題 | 追逐師父的理路之光

廣論段落 | P10-L11 ~ P10-L12 由見此等……極粗淺耳。

音檔 | 6B 16:56 ~ 6B 17:46

手抄頁/ | 1 P188-LL7 ~ P188-LL1 ( 2016 南普陀版:P188-LL5 ~ P189-L2 )

手抄段落 | 那麼現在……改善自己。

已經見到此等少有開遮之分,他就不應該「即執一切」,他即執一切是很誇張的,有點像瘋狂。因為他不尊重這個事實,都講了密法是這樣、顯教是這樣,那你為什麼還要執一切?00:15 

另一種解釋就是,大師認為:「你看!只有很少這樣的開遮不同,你不能把這種開遮不同像寒熱一樣執成那樣子。」有點像勸慰弟子們的感覺00:30 

這件事我得在我的相續裡看看,是肯定會找到的!比如說有一天有一個人惹了你,你這一天是不是看他不順眼?有沒有發現他做善行都奇怪?會這樣嗎?宗大師說的應該是滿深刻的,但是在見「少有開遮不同之分」的那個「少」字的體會,他一定是不像少的那個量。真實的事實是「少有開遮不同」,但是他那顆心的事實是「執一切」,他的感覺就是一切擴大了!有點像突然你從一個變成一百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奇怪的東西?應該在平常可以看到,比如說有一個人對一個人好感也發生這樣:你對他有好感,就發現什麼都是好的;你對他不喜歡,什麼都是不喜歡的01:20 

〔心得〕

事實:少有開遮不同

感覺:一切開遮皆不同

感覺跟事實不符的原因,很大一部份來自刻板印象,也就是我們自動貼對方標籤。你對他有好感,就發現什麼都是好的;你對他不喜歡,什麼都是不喜歡的。

先看定義:把很少的部分然後變成很大的部分,這就是智慧粗淺耳──「是顯自智極粗淺耳」。還有個「極」字,就到了一定限度了。但是如果用這句話來反省我們平常的行為的話,我們不會認為「自智極粗淺」,會認為:我是合理的!誰讓你那樣得罪我?所以我的一天都選擇機會就要瞪你一眼,或者對你表示個不愉快,它會周遍一天的行為之中。01:56 

會不會我們有這種習性?還是大家沒有?還是大家發現:「欸,我被得罪了!」然後:「今天我要小心防範我對他不喜的心,因為瞋心的食物就是不喜,然後我就會發瞋心,發瞋心我就會毀壞我的資糧善,就要很小心!」大家要在自己的生命狀態下,自己按照教典觀察一下我們有沒有這種習性?這種習性很奇特,為什麼會把一變多,甚至會變到無窮?這「一切」不是無窮的意思嗎?全部無量無邊,全部都不一樣。02:32 

這樣會嚇到我們嗎?還是人知道少少東西也會自詡為自己是智者?也有這個問題,好像什麼都知道了那個感覺。(這是《攝類學》第一個他宗。)但是在討論顏色的時候,沒有人會覺得:我看了那麼多顏色,我還覺得是顏色都是紅色。這是一個增益嗎?就徹底的一個增益。無明是個增益嗎?它的特色就是在無中生有。還是有那麼一點?應該是無中生有,我們的所破是不存在的,是完全沒有的,都可以弄出來,何況是有一點把它變成一千,那就更厲害了!看這一段,我常想:「這在說什麼?」然後會想:「我真的是這樣嗎?」我會被嚇到:「這說的是真的嗎?」03:23 

〔心得〕

從學《攝類學》當中發現,我們最容易犯的問題,往往不是「因不成」,而是「不遍」的過失。要成立「周遍」是很困難的,但是,我們的習氣卻容易「執少分為一切」。所以,我們以為是「周遍」的事物,往往都是不周遍的。

比如說一個人被傷害了,然後他開始沒有安全感;他沒有安全感之後,他不敢加入任何真心的團隊,從此不敢真心向人,都假兮兮的,因為他覺得這顆心一旦拿出去之後就會被人糟蹋,所以他一輩子當個假面人。就是他把它變成周遍,他把這點傷心周遍宇宙、周遍整個人生,有可能來世這個習氣還在。那這要怎麼收拾呢?這是「是顯自智極粗淺耳」嗎?要這麼接嗎?因為師父說:「那很明白,我們是愚癡呀!」關鍵是你要往這兒接。那能不能接過來,可能這一段研討最亮麗的部分就是這兒了。04:06 

〔心得〕

循著法義,觀察自己,看到問題,找到下手處

欸!他得罪我一下,今天我要跟他作對──「那很明白,我們是愚癡。我的智慧實在太淺、太粗了!」我們會這樣接這一句嗎?我會覺得這接得太妙了!(要常常聽師父這樣講。)對呀!他這幾句話像跳的,你看!那接的是一束光,但是前面就是跳的,全部都跟我們不一樣的。要見到開遮的話,就不應該執一切,卻執一切。執一切什麼樣的?就像寒熱遍相違。「那我不接受,好痛苦啊!那絕對不能在一起了!」就寒熱遍相違嘛!就是白天不能見到黑夜、冷不能見到熱,他們會互相是天敵。04:42 

然後說:「是顯自智極粗淺耳。」跟我們的頻道完全地不對,有沒有發現?好像一個東西一直切過來、切過來,切進我們那種習慣性的思路裡來,切到我們那個眼界,切過來!發現這個事情不能這麼接,都接錯的感覺。我覺得這是一個對我們內心的理路的大調整、大調整!05:08 

當我們有一天觀察到「猶如寒熱徧相違」這件事情,比如說惡業和善業是遍相違的,它們的果也是遍相違的。有很多遍相違的事情我們會覺得:「欸!這也不是善業,這也不是惡業。」好像可以遊走在中間地帶。好像是遍相違的事情我們會把弄到有點灰色,這種不是遍相違的地方卻把它弄到特別大。關鍵是那句話:「那很明白,我們是愚癡呀!」這個愚癡的這件事千萬不能輕易地認啊!有沒有發現?人很容易承認自己愚癡嗎?不容易低下高傲的頭呀!「我對!我對!就是我對!就是你錯!」唉呀!只要跟這個「我」在一起,多半都不會「我們是愚癡呀」──師父用「我們」,明白了自己的愚癡的「明白」。所以在「這個地方」接著就「要慚愧」了,接著就「要好好地努力、精進,改善自己。」06:08 

〔心得〕

除了「執少分為周遍」的問題外,我們還有另外一種習氣是「執周遍為不周遍」。這兩種問題都是因為看不到事實。為什麼看不到事實?因為自己的智慧不夠、愚痴。

其實這些理路你反覆地閱讀,把這些字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讀,然後有一天你可能被某種境界卡住的時候,你就會突然說:「那很明白,我們很愚癡呀!」師父的叮嚀就會出現。當師父的叮嚀出現的時候,其實就宛如我們在情緒的黑夜裡看到一道光,看到一道光接著幹什麼了?逐光啊!就追逐光明哪,就不在黑夜裡了。其實陷入那種四處都跑不掉的封死的情緒,或者理路中的時候,我們是很痛楚的。如果有一束理路之光能照耀我們,我們就會爬出來了!師父這裡邊滿本都是,只要你常常閱讀、認真地閱讀,到關鍵時候就會跳出來。06:57 

〔心得〕

如何讓師父的叮嚀出現?把師父的理路你反覆地閱讀,把這些字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