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次 | 0428 (2022-05-12 ~ 2022-05-15)
標題 | 種下總體道次的習氣
廣論段落 | P10-L13 ~
P11-L1 如是唯除……功德種類。
音檔 | 6B 17:46 ~ 6B
19:19
手抄頁/行 | 第1冊 P189-L1 ~
P189-LL5 ( 2016 南普陀版:P189-L3 ~
P189-LL4 )
手抄段落 | 如是唯除……不能漏的。
像這種道次第的習氣種植的深度,是希望生生世世相續的,不要到來生又開始好高騖遠;它已經在我們生生世世的修行中成為一個引業,你會深植於大乘的習氣、深植於道次第的習氣。這一生我們可以捫心自問:我們有沒有道次第的習氣?會不會發現自己道次第的習氣很弱?碰到什麼就沒有顧全體,見到別相,就總相是不顧的──就整個成佛的這條路的次第。00:33
這個你在一個人做事情你也會發現,對不對?譬如說掃雪吧!掃雪的這件事,其實你會發現大家掃雪也沒有人分工,你也不知道雪會下到什麼時候,就來掃。這個時候有個問題:比如說過一會兒太陽出來了,太陽會曬雪下的冰,把它曬融化了。在太陽下沉之前,我們要把雪下那個冰融化的部分趕快除掉,因為不然日落之後它又變成冰,明天我們又得在冰上滑行。實際上那個部分是最急的,但是很多人都找一個地方就開始掃,他不去看看日落時間,也不看看有多少地方有厚冰。應該先編出一個次第。01:20
〔心得〕
沒有次第的習氣時,就會變成「任遇所緣.即便修者。」,其後果是「則於所欲如是次第.修習爾許善所緣境.定不隨轉。反於如欲善所緣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礙。」因為沒有緣著總體,看不到最重要的地方,反而用力在無關緊要之處,白費力氣也沒有解決問題。
掃雪就沒有總體概念,反正抓一把工具,弄得汗流浹背,非常非常用功,拚命地掃!其實他掃那個都不會滑倒人的。你掃雪不是為了人嗎?是冰上雪才比較危險,所以要把那種有點要化的,你用一個東西一撬,一個大冰塊就撬下來了,有時候能夠撬到像一個桌子那麼大的冰塊。因為太陽幫忙啊,曬得它底下跟地面有個脫離感,用一個大鐵鍬塞進去,一直撬、一直撬,撬、撬就會發現前面很遠的地方出現一條白條、一個白印,就是它快裂了。那時候我就很興奮地盯著:「會裂多大一塊?」就不希望它裂小塊,因為一下就可以撿一大塊。02:01
我們那天撬冰都可以撬到超大一塊冰,那個小手推車上就放像大木板一樣這麼厚的冰,一塊一塊的,院子的冰一塊塊一會兒就被你搬走了。如果你不趕在太陽把它曬軟的時候破冰,它就會像剉冰一樣是一些碎沫、一些飛沫,你就那樣去砍吧!那個是很難砍的,而且到時候會噴一臉。02:25
所以這個時候就發現,有總體概念的,比如說道次第你會不會有總體思路?因為它會貫徹在你平常的行為中,你就會注意到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最重要的是什麼?你會看天氣、會看風,有時候還要看看風越來越大了,剷雪的人一會兒一身汗、一會兒又涼了,要注意他的保暖問題,是不是就停,還是怎樣?有很多!還有的人,兩個人在剷、剷、剷,都悶頭剷,工具離得太近了,萬一不注意那個人刨到哪兒怎麼辦?應該換個方向,兩個人的工具不要太近。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總體部署的人看著全局。道次第就是先有全息攝影這樣的一個觀察──我們要走怎麼樣的路?所以你走在什麼地方的時候,看一下經典,你會明了自己在什麼地方,再問一下善知識,就像空拍一樣先空拍一下。03:13
那天在掃雪的時候,發現了很多人不去觀察。是誰在幫我們掃雪?是太陽。靜靜地在天上照,把大塊的冰跟地面的部分照鬆了,所以你用一個鐵鍬一撬,你就聽到「喀!」一聲,然後遠處就裂了。後來我們就三個人都把鐵鍬伸進去,撬超大一塊冰,那塊冰撬完已經搬不到那手推車上,得把它再切一塊。所以從一個掃雪的問題上看,你就會發現,很少人願意看看要怎麼能把這個雪掃到最高效率,保證第二天從這條路上走過的人不要滑倒,這是第一目標!而不是看到雪就掃。03:59
〔心得〕
老師以掃雪為例來說明道次第的這種總體思路是可以貫徹在平常的行為當中。如果有道次第的概念,就會主意到各部門、支分、事項之間的配合。而不是一遇到事情,就悶著頭努力去做,很有可能方向完全錯誤,方法不對,而達不到最重要的目標。
另外,最重要的是發心。你為什麼要掃雪?為什麼要刨冰?你為什麼要去注意這些所有的事情?因為這所有的事情裡還是要隨順道次第,譬如那時候可以發很多心:剷除有情成佛路上的障礙啊、清除自己的業障啊等等,還有供養十方佛、打掃道場、供養所有的上師、護法、空行等等。04:28
你們認為這句話重點是「唯除少分別緣開遮之外,諸正至言,極隨順故」,還是後面那一句?因為「如是唯除少分別緣開遮之外」都極隨順,這前面也講過,對不對?前面宗大師用了很大的筆墨一直在講這個,其實它是很隨順的,不要想成寒熱相違──就前面所破的那個觀點。進一步顯示它不但不寒熱相違,而且你要想上面的必須要下面的,它是一個階梯式的,讓我們把這個次第越看越清楚、越看越立體,心裡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感覺。05:06
所以我會認為如果常常學習道次第的人,他會特別特別在意總體,也特別特別在意局部──下腳處非常明晰,總體概念又有。還是那天我說的,給你一幅畫,你畫眼睛、他畫鼻子、他畫嘴,你們三個是不是要商量?不然說:「哎呀!我必須得把這個眼睛畫好。」那個人就自己畫,畫一個超大的眼睛;那個人就只畫嘴;那個人就只畫鼻子,五官一定是不會配合的。一個人到底有沒有道總,從他做事可以看出來。05:37
「極隨順故」前面和後面這兩句話是總體和支分,「少分別緣開遮」那個是支分,它這個整個的次第就是一個總體。05:48
〔心得〕
特別在意總體和特別在意局部看似相違,實際上是相輔相成。正因為在意總體,必須知道局部和局部之間的關係,因此,會特別在意局部。有了總體的概念之後,看到局部、局部之間的關係,找到次第,下腳處就會非常明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