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22年5月22日 星期日

廣海明月 第429講

講次 | 0429 (2022-05-16 ~ 2022-05-18)

標題 | 共道是此度非餘

廣論段落 | P11-L1 ~ P11-L2 波羅蜜多……二所共道。

音檔 | 6B 19:19 ~ 6B 20:03

手抄頁/ | 1 P189-LL4 ~ P190-L5 ( 2016 南普陀版:P189-LL3 ~ P190-L6 )

手抄段落 | 波羅蜜多……顯教、密教的共同的。

 

波羅蜜多道者,如《佛母》中云:

《佛母》跟前面一樣《勝者母》,就是《般若》。

「所有去來現在佛,共道是此度非餘。」

所有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佛是共同的,沒有一個例外,沒有一個例外,都要走這個路,就是六度。

是趣佛陀道之棟梁,故不應捨。

那個是「棟梁」,別的東西可以省略一點,棟梁是絕對不能少。

金剛乘中亦多說此,故是經續二所共道。

那麼,然後密乘當中也處處地方說這個,所以這個是顯教、密教的共同的。00:46

在說出了上述的觀點:唯有少數開遮之外,其他的都是極隨順,要趣上上的必須完具下下。注意!必須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種類之後,結果出現了「波羅蜜多道者,如《佛母》云」。有沒有發現,其實《廣論》很多時候講出了一個觀點,然後我們想:「一定要完具下下乘功德種類嗎?所有人都要這樣嗎?這是誰規定的?」有的人就會這樣去問。01:18 

接著宗大師好像聽到了那種心思一樣,就說──《佛母》,就是《般若經》──《般若經》中說了。那《般若經》誰說的?佛說的。《般若經》中說什麼?「所有去來現在佛,共道是此度非餘。」所有的佛成佛了都是這樣走的,沒有其他的路。01:38 

那現在就問題來了!我是不想要走到諸佛之外,那聽法的你會想走到三世諸佛之外嗎?所有的佛成佛,「沒有一個例外,沒有一個例外,」師父說了兩次,「都要走這條路,就是六度。」那自己可以跳過六度去成佛嗎?自己有這種可能性嗎?走在所有諸佛之外的成佛之路,這裡邊已經說了「沒有一個例外」。因為「諸佛」的意思,就是他們已經成功了這條路,他們的成功經驗就是全部沿著這樣一條路走上來的,沒有其他的,沒有一個佛不是沿著這樣的路走上來的。這是在《般若經》中佛金口宣說的。02:24 

〔心得〕

我會生起這樣的偷心嗎?想要走在所有諸佛之外的成佛之路?應該沒有,有的是怕自己無法、沒有能力走這條路。

所以,「共道是此度非餘」,是吧?那個「此度」應該是棟梁吧,對不對?「是趣佛道之棟梁,故不應捨。」所以這個「此度」,它沒有下下道的功德,也是不能完成上上道的功德的。你要說這個「棟梁」是什麼?你會看到那種好幾層樓的,它那個柱子肯定不是從上面開始支的,它一定是從地面開始支、支、支到上面,所以它是貫穿式的。因為沒有這樣一個貫穿式的東西,房子好像出現不了。02:59 

在我們這裡,通常都說:「哎!這個地方可不可以釘一個什麼東西、安一個什麼東西?」然後他們就說:「你不要釘,水管在裡邊,水管可能就漏了。」還有的時候說:「啊!這房子太小了,可不可以把那個牆打掉把它通了?」有人就說:「這是主體牆,不能動!」因為一動整個房子就塌了。我會常常聽到這種話,說:「哇!這個是不是這棟房子的主體牆?」主體牆是不能動的,一動整個房子就不見了!03:26 

這個主體一定是從下面多少層到上面多少層,這個樓的主體,它是貫穿式的,所謂「主體」,對不對?所以這個貫穿式的,就是你要走上面一定要從下面,它是一向連貫的一個次第,是不應該棄捨的。所以它這個棟梁的意思,我覺得它的支撐力是從地面一直到頂層,對不對?它不可能支撐一段,這上面不管了,那好像很奇怪!貫穿式的支撐,我覺得還是顯示了一個道次。04:00 

〔心得〕

棟梁代表的是貫穿式的支撐,其中有兩個特點,其一是「支撐」,「支撐」代表如果失去就會崩塌;其二則是「貫穿」,「貫穿」代表有前後、有次第。

不僅僅是波羅蜜多的《佛母般若》這樣說,「金剛乘中亦多說此,故是經續二所共道」。《般若經》中這樣說,金剛乘的典籍也這樣說嗎?「多說此」,所以「經續二所共道」也是一樣的,它都是把這個共道要明晰地表示出來。04:20 

討論到這裡,有人還想再走其他的路嗎?三世諸佛都是這麼走的,那你還要走其他的路嗎?如果覺得自己比三世諸佛聰明,那就可以走其他的路。如果比三世諸佛聰明,幹嘛還要皈依佛、還要跟隨佛學?自己教自己就可以了。所以這就是一個問題,佛已經是遍智了,如果你超越了佛的話,那你超越了什麼?超越了遍智──一切都知道了,你比一切知道了還知道了一個什麼?04:52 

〔心得〕

辯證——不可能有三世諸佛之外的成佛之路。

補特伽羅有法,不可能知道三世諸佛之外的成佛之路,因為不可能比三世諸佛聰明。

補特伽羅有法,不可能比三世諸佛聰明,因為佛已經是遍智,而沒有超越遍智的智慧。

「哎,我就是不想要傳統!」請問這個三世諸佛是傳統嗎?絕對的傳統!所謂陳舊,是它好像對現在沒有用的感覺,可是佛陀發現的真理是貫穿三世的,盡未來際他都是了知的,請問你怎麼把它列為陳舊?你怎麼把它列為只是舊的傳統?這個傳統是完全貫徹到你的盡未來際,所以它對我們來說永遠是剎那、剎那、剎那,是新的,而且是你不知道的東西。你的心剎那去證得、剎那去證得的事情,你不知道的事情佛陀都知道,他為什麼是舊的傳統?輪迴才是舊的傳統,才是要被革新掉的東西!對不對?05:31 

〔心得〕

邪宗:我就是不要傳統

自宗:傳統有兩種,一種是陳舊需要被革新的傳統,譬如輪迴;另一種是不陳舊未來的傳統,譬如貫穿三世的成佛之路。

實際上我要成的佛是未來式。佛陀也可以說在我的未來等我,他是沒有三世差別的。而我的輪迴真的是一個陳舊的、一個老舊的輪迴!不是菩薩所處的,那個是凡夫的一個惡濁的、苦澀的世界。05:48 

〔心得〕

「未來」、「傳統」這兩個看似相違的名詞,在老師的解釋下巧妙的融和在一起。「傳統」顯示出傳承,「未來」顯示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