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次 | 0444 (2022-07-07 ~
2022-07-10)
標題 | 出生相似決定的行相
廣論段落 | P11-L5 ~
P11-L6 則當集成……至下當說。
音檔 | 7A 01:19 ~ 7A
03:18
手抄頁/行 | 第1冊 P200-L1 ~
P200-LL7 ( 2016 南普陀版:P199-LL1 ~
P200-L8 )
手抄段落 | 《菩提道……「似勝解」。
《菩提道次第廣論》,請翻開十一頁。昨天我們就把佛法裡邊這個大小之間的差別,已經有一個說明。這個裡邊是有少少一點點,它因為眼前目前各人修持的重點不一樣,所以有的開──是允許的,乃至於應該的;有的呢,遮──說是不允許的。這是就眼前來說有這個差別,那麼究竟來說同樣的,這個我們要了解。那麼關於這個道理,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認識,而偏偏又在修行過程當中,因為沒有把握得住這個修學的整個的大綱,修學的整個的大綱──就是整個佛法的整體,它的次第步驟等等。那麼,在自己所走的那一條路上面,或者是理論上面的認識,或者修持上面有一點點經驗以後,往往會產生一種相似的見解。而再加上,譬如說外面的種種的不正確的佐證,於是就產生了一個相似的決定,或者叫「似勝解」。02:01
先提第一個問題:一開始師父從眼前和究竟這兩端來談這個問題,那麼眼前說的是什麼呢?說:「眼前目前各人修持的重點不一樣」,我們眼前各人修持的重點是不一樣的嗎?我們心裡會有這種概念嗎?還是會認為所有的修行人都應該修行一樣的吧!對呀!因為我們都皈依三寶,是佛陀的弟子,眼前會有修不一樣的嗎?在師父看來,眼前目前各人修持的重點不一樣,所以有的開、有的遮,允許和不允許這個是很自然的。02:56
〔心得〕
他宗:所有的修行人都應該修行一樣的。
自宗:目前各人修持的重點不一樣,有的開、有的遮是很自然的。
那麼眼前這個重點不一樣,意味著眼前是有差別的,這個差別到什麼時候沒有差別呢?究竟的時候是同樣的,眼前的時候是有差別的,那就意味著很多佛弟子他的修行當前或者目前眼前是有很大的差別性的。對這一點,我們知道嗎?我們會知道很多佛弟子當前的修學可能是有差別的嗎?我們會認為好像我看到這個,你也應該看到這個,但是從師父的角度來說,這個差別性是非常自然的,而且是你會允許的。有沒有發現這個開和遮都是可以的?但是我們會認為眼前的重點不一樣是可以的嗎?是應該的嗎?而且我們會不會把眼前的不一樣就延續到了究竟的也是不一樣的?或者認為別人走錯路了?03:59
〔心得〕
眼前是有差別的,究竟的時候是同樣的。
→雖然走的路不同,但目的地是相同的。所以,眼前有差別,究竟的時候相同。
為什麼眼前有差別?因為每個人的條件不同,所以相應的道不同。
師父接著說:「這個我們要了解。」那麼我想問:「這個」我們了解否?不了解吧?眼前的重點是不一樣的,究竟是一樣的,這句話是很好理解的,但是你要看到千奇百怪的各種修行人的時候,就會覺得:「為什麼你會這樣?」所以我們是不了解的。如果說了解了之後,了解了眼前還不行,還要了解究竟是同樣的。這是一個問題。04:33
〔心得〕
為什麼無法了解「眼前每個人不同」?因為對於道的總體認識不清,對於每個人的狀況不明,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思惟,自然眼光侷限,無法理解相應於不同的機,採取的法也會不同。
接著又出現了另一個問題,說:「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認識,而偏偏又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因為沒有把握住修學的整個的大綱──就是佛法整個的次第、步驟、整體。」因為沒有把握住整體的,「那麼,在所走的那一條路上」,注意!在所走的那條路上,他正行進在那個路上,那個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或者是那個時候他對這條路的理論上的認識,或者在修持上獲得的一個經驗,因為他是用過功的,所以就產生了一種相似的見解。05:18
注意喔!理論上和修持上,理論上的也是相似的──如果理論上相似的,修持一定是相似的,對不對?理論上不是相似的,修行也有可能是相似的,這個要嚴格地區分。所以產生了這個相似的見解之後,再加上外面的種種不正確的佐證,可能外面還添油加醋一堆幫忙的,然後就產生了相似的決定。從相似的見解,到最後外面的環境一加入,又產生了相似的決定──你看,從見解到決定是不是更堅固了?所以叫「似勝解」。06:00
〔心得〕
理論上相似,修行一定相似。
→見解上有錯,則修行必然是錯的。
理論上不是相似的,修行可能是相似的。
→見解上雖然沒有錯,但是,因為修行不得要領,所以可能是相似的。
理論相似和修行相似是三句型。
是理論相似周遍是修行相似,是修行相似不遍是理論相似。
這個部分我想讓大家留心一下:產生相似的見解這個「相似」二字,看到「相似的見解」這個問題,你們心裡會有什麼感覺呢?(錯誤。)錯誤的。看到「相似的」,你們心裡什麼感覺?(害怕。)為什麼看到相似你會怕呢?(會誤以為真。)舉個簡單例子,你回家,你走錯單元、走到別人家裡,那叫私闖民宅是吧?這是挺恐怖的!還有你賺來了錢,結果你換了錢之後,如果是「似錢」,那是什麼錢啊?假鈔。哇!那你害怕嗎?然後你可能這一年不知道怎麼過了,因為都是假鈔。還有一個就是你去見你一個好朋友,結果來了一個跟你的好朋友長得很像的,然後你準備了很多的話、很多的好吃的,結果來了一個很像的,你覺得驚悚嗎?「相似」這兩個字,實際上它有很多驚悚和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那種感覺。(原本要的全沒了。)對!絕對不會是你要的,而你不要的都會來。你絕對不會走到你想要走的地方,你會走到你完全不想要看到的地方。所以「相似」這兩個字就是不是你的目的,卻像你的目的;不是你的家,像你的家;不是你的親人,像你的親人──他可能是仇人,但是他像你的親人。07:36
〔心得〕
「相似」不是接近正確,是完全錯誤。但是,我看到所知、所行可是是相似時,心中卻沒有驚悚的感覺。為什麼?因為不知道相似法的過患是讓我完全達不到目的。
看到相似的見解的時候,如果我們是去尋求解脫的話──從生死中解脫,你找到的是一個假藥的話,那這一生全毀了,或者好多生的努力都毀了!這個相似的見解,會毀掉我們這一生乃至很多生的辛苦,所以它是很令人害怕的。誰也不想陷入這個陷阱,這不就像陷阱一樣嗎?而且得到了這個相似的見解之後,再加上外面的種種不正確的佐證──我不知道這是什麼,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誇他太殊勝了啊,或者很有修行啊!這些讚美、這些沒有依據的承許,他對自己理論上的相似還有修持上的相似就越來越堅定,覺得對了!然後就成了似勝解。08: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