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四如何正以 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分二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分二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丙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分二丁一正明修法分二戊一正修時應如何分三己一加行己二正行己三完結戊二未修中間應如何
1.
正修時應如何做結行?
應將所集眾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賢行願及七十願等,迴向現時畢竟諸可願處。
2.
初修的時候,宗大師舉出錯誤的方法為何?引起什麼過患?宗大師開示正確的方法為何?
錯誤的方法及引起的過患:若時長久,易隨掉沉自在而轉。此若串習,極難醫改。
正確的方法:故應時短,次數增多。如云:「有欲修心,即便截止,則於後次心欲趣入。若不爾者,見座位時,即覺發嘔。」
3.
宗大師在未修中間引導我們可以做那三件事?稱之為三合而引導。
I.
於所緣行相淨修其心;於中間應閱顯說此法經論,數數憶持。
II.
積集資糧;應由多門修集資糧生德順緣,亦由多門淨治所有違緣罪障。
III.
律儀戒;一切之根本,應如所知勵力守護所受律儀。
4.
未修中間也要學習四種資糧,分別是那四個?是成就什麼的正因?
四種資糧: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應如何行。
成就正因:應學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毘缽舍那道之正因。
5.
「密護根門」分為那五個部份?各自的定義為何?
I.
以何防護者,謂徧護正念,及於正念起常委行。
II.
何所防護者,謂六種根。
III.
從何防護者,謂從可愛及非可愛六種境界。
IV.
如何防護
V.
防護為何者,謂從雜染守護其意,令住善性或無記性。
6.
「以何防護」分成那兩個部份?
I.
徧護正念;謂於防護根門諸法,數數修習令不忘失。
II.
於正念起常委行;謂於正念常恒委重而修習之。
7.
「如何防護」分成那兩個部份?
I.
守護根者,謂根境合起六識後,意識便於六可愛境、六非愛境發生貪瞋,應當勵力從彼諸境護令不生。
即以六根而防護者,若於何境由瞻視等能起煩惱,即於此境不縱諸根而正止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