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次 0074
(2018/12/13 ~ 12/16)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皈敬頌〉論前皈敬
音檔 2A
27:13 ~ 27:52
廣論段落 P1-L6
如極難量勝者教……我禮龍猛無著足
手抄頁/行 1冊 P46-LL2 ~ P47-L2 (
2016 南普陀版:1冊 P46-LL2 ~ P47-L3 )
手抄段落 因為這樣的關係……有很多是以慈悲方便入。
上述的一種譬喻講完了之後已經夠震撼的,我們已經說了很多種不可思議了。然後佛陀又比喻了,佛陀說:「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贍部洲諸有情類,皆令安住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天帝釋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陀又說:「憍尸迦呀,如果這個善男子、善女人教贍部洲的有情,讓他們住在哪呢?四靜慮喔!修定。然後四無量、四無色定喔!而且獲得了五神通。五神通有什麼通呀?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就差了一個漏盡通了。這五通一得到,一般都說仙人,像神仙一樣了! [01′01″]
注意!都得到這個五通喔!而且是贍部洲的人都得了,你教了贍部洲人都會上天遁地,都會飛了,那是不可思議的,全成神仙了!我們不用有交通工具了,飛哪兒都可以,也不用輪船了,就都可以了。做了這麼大的一個善行,夠大了吧!天帝釋也讚歎說:「哇!這太多、太多了!哎呀,佛陀,這功德太大了!」然後佛陀又說:「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書寫了這個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施他、讓他讀,或者轉書寫廣令流布,這樣的福德喔,甚多於前。」比剛才這個例子多很多! [01′39″]
〔參考資料〕
六神通
﹝出法界次第﹞
瓔珞經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
〔一、天眼通〕,謂能見六道眾生,死此生彼,苦樂之相,及見一切世間種種形色,無有障礙,是名天眼通。
〔二、天耳通〕,謂能聞六道眾生,苦、樂、憂、喜、語言,及世間種種音聲,是名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謂能知六道眾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謂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眾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謂身能飛行,山海無礙,於此界沒,從彼界出;於彼界沒,從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隨意變現,是名身如意通。
〔六、漏盡通〕,漏盡通者,漏即三界見、思惑也。謂羅漢斷見、思惑盡,不受三界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盡通。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參考資料〕
四種心定心住
此卽四靜慮也。瑜伽十四卷八頁云:又有四種心定心住。一、有尋有伺有喜心住。二、無尋無伺有喜心住。三、無尋無伺離喜心住。四、捨念清淨,超度一切苦樂心住。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四禪八定
又作四靜慮、色界定。即色界天的四禪。色界天的四禪與無色界天的四無色定,合稱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禪。四與八並舉者,因為色界與無色界相對,則在色界為「禪」,在無色界為「定」;若以色界、無色界相對於欲界之「散」,則色及無色二界,皆稱為「定」。故合色界的四禪定與無色界的四無色定,而稱之為八定。又若區別色界及無色界的禪定,則色界之禪定為「定、慧均等」,無色界之禪定,其相微細而「定多慧少」。見《瑜伽師地論》卷十一。
FROM:【唯識名詞白話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接著又出現了,說先放著贍部洲的人不說,先說四大洲的,然後往上增──小千世界的、中千世界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十方各如殑伽沙等世界的;然後再放著不說,說十方一切世界的有情,都令安住四靜慮、四無色定、四無量、五神通,教所有的十方世界的一切有情,都得到了這樣的功德。說:「是善男子、善女人」,這樣的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得福多不?」佛陀又問天帝釋說:「如果辦成了這麼大的事情,一切世界的有情都飛天遁地,什麼五神通全獲得了,這所有的有情都獲得了,那功德夠大的吧!」天帝釋說:「甚多!」那很多、很多、很多了,那太多了! [02′28″]
然後佛陀又說:「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施他讀誦,若轉書寫廣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聚甚多於前。」儘管是這樣,這個善男子、善女人教化了十方一切諸有情類,都令他們安住四靜慮、四無色定、四無量、五神通,還不如這個抄《般若經》,給別人這樣讀誦,然後再抄、再讀誦,廣令流布,不如這樣的功德大。這樣的功德比之前我們上述的功德,要怎樣?甚多於前!比那個功德多好多、好多,非常之多! [03′09″]
這是佛陀在〈經文品〉中,對比了抄寫《般若經》,然後把它送給別人讀、再抄寫、廣令流布這樣的功德,跟各種比。大家可以想一想,也唯佛能作這樣的譬喻,他能夠徹底了知眾生做何種業、何種善行、有多少善根、有多少功德,他可以用他遍智的心,清晰地計算、完全無有錯謬地計算。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譬喻啊!很難以想像這樣的善根,居然是由於抄寫《般若經》,再送給別人讀,然後再抄寫、廣令流布,由這樣的一個善根,大這麼多、這麼多,很難想像的! [03′52″]
別小看修那個四靜慮呀!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修個九住心都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的散亂,現在尤其是在一個高科技的時代,大家迷惑於各種影像啊、聲音啊,能把心向內觀照、向內駐守,然後再安住於一個善所緣上產生輕安,到產生這種四靜慮,他所費的苦心是很深的,要花很深的苦功夫喔!而且再由於修定,得到了五神通,這不是一般用功的人啊!這麼用功的人這麼多、這麼多,他所獲得的功德是不可思議地多,居然還不比那個抄《般若經》、送給人讀、廣令流布的功德大! [04′39″]
然後說十方一切世界的有情,就是所有的有情,也可以想像都端坐在自己的安樂坐墊上,他們全部用七支坐的方式端坐在那裡。大家都知道修定的時候,要去除散亂和昏沉,光是對治散亂和昏沉,很多人就要奮鬥好久。而且有些人在沒有聽聞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教授的時候,還不知道如何修定,還不知道找善所緣,就坐在那裡空坐,或者說享受一點身體的愉悅感,享受一點沒有胡思亂想就算了。但真正的修定,它是有非常詳盡、清晰、精確的解釋。比如說住分是多少,當你生起了住分的時候你的明分是多少,如果明分不清楚的話是不能算得定的。得定一定要輕安,輕安的話,明分一定要算進去。所以要詳盡地學習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教授,才能夠得到上面所說的這些。 [05′40″]
〔參考資料〕
「毗盧七支坐法」,是坐禪調身最佳的一種方法。
(1)端坐盤腿:此有多式,應視自己腿子的軟硬,選擇坐式。
(2)豎直背脊:必須使脊椎自然直立,若身體衰弱,或有病者,最初不能挺直,則隨其自然,練習日久,自能漸漸豎直。但要注意,是自然之直,過俯與過仰皆不如法。
(3)手結定印:又稱「法界定印」或「三昧印」,先將右手掌仰放在肚臍下的腳上,再將左手掌仰疊右手掌上,還須注意將兩拇指輕輕相抵拄。
(4)放鬆兩肩:兩肩微張,兩手自然下垂,使兩肩肌肉自然放鬆。
(5)內收下顎:將頭擺正,後頸靠衣領,下顎往裏收,頷壓喉結。
(6)舌尖抵齶:閉口,舌尖輕輕抵住門牙上齦的唾線,不宜用力,若有口水則緩緩嚥下肚去。
(7)收斂雙目:雙眼半開半閉,視若無睹,不須照看在任何東西上,若閉眼易定,則全閉為佳。
這七支坐法,都有其含義,非常符合生理與心理的自然法則,雖不明言氣脈修練,其實氣脈之功效,已涵蘊在這七支坐法中。
而且還生起了五神通,所有的有情都會飛天遁地,那個世界簡直是,應該比科幻還科幻的世界,所有的十方一切有情都變這樣了。居然還不如抄經,然後送給他讀,然後再抄、再送給他讀,廣令流布《般若經》。至於為什麼?佛陀已經在這裡邊解釋了。 [06′02″]
〔參考資料〕
LR P70LL3
特為令心於善所緣,堪能隨欲而安住故。應善學習止體靜慮,道炬論說,為發通故,修奢摩他者,僅是一例,覺𡁮於餘處亦說為發毘鉢舍那,故為生觀亦應修止。
當然上述對於〈經文品〉的這個對比,我只介紹了一少部分,只是就抄《般若經》然後送給他讀,然後再抄、廣令流布這樣的功德。後面這個〈經文品〉裡邊還有,說:「於此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這樣的善男子、善女人所獲得的功德福聚又再比。還有就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於此般若波羅蜜多,以無量門廣為他說,宣示開演顯了解釋,分別義趣,令其易解,所獲福聚……」又是怎樣怎樣的,後面有輾轉增上這樣很多很多的譬喻,大家可以在《般若經》中自己去閱讀。我只是抽取其中的部分、一點點,讓大家感受一下,抄《般若經》,把它送給別人、讓他讀,然後再抄、廣令流布,就這一件他所做的功德是多大的。更不要說後面的! [07′12″]
〔參考資料〕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卷431〈36 經文品〉:「「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贍部洲諸有情類皆令安住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
天帝釋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施他讀誦,若轉書寫、廣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聚甚多於前,餘如上說。
「復次,憍尸迦!置贍部洲諸有情類。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四大洲諸有情類皆令安住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
天帝釋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施他讀誦,若轉書寫、廣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聚甚多於前,餘如上說。
「復次,憍尸迦!置四大洲諸有情類。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小千界諸有情類皆令安住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
天帝釋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施他讀誦,若轉書寫、廣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聚甚多於前,餘如上說。
「復次,憍尸迦!置小千界諸有情類。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中千界諸有情類,皆令安住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
天帝釋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施他讀誦,若轉書寫、廣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聚甚多於前,餘如上說。
「復次,憍尸迦!置中千界諸有情類。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化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皆令安住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
天帝釋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施他讀誦,若轉書寫、廣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聚甚多於前,餘如上說。
「復次,憍尸迦!置此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化十方各如殑伽沙等世界諸有情類,皆令安住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
天帝釋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施他讀誦,若轉書寫、廣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聚甚多於前,餘如上說。
「復次,憍尸迦!置此十方各如殑伽沙等世界諸有情類。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化十方一切世界諸有情類皆令安住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
天帝釋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施他讀誦,若轉書寫、廣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聚甚多於前,餘如上說。」(CBETA, T07, no. 220, p. 167, a28-c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