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次 0152 (2019/09/12 ~ 09/15)
科判 道前基礎
主題 〈皈敬頌〉造論宗旨
音檔 3A 20:40 ~ 24:01
廣論段落 P2-L1 故離智者歡喜道……故我心意遍勇喜
手抄頁/行 第1冊 P75L8 ~ P76LL2 ( 2016 南普陀版:第1冊 P75L11 ~ P76LL1 )
手抄段落 我現在隨便說一個例子......在這一點我只隨舉一例。
好!下面我們就聽師父的帶子。
我現在隨便說一個例子。我請問,譬如說我們目前來說,這個念佛是最多,實際上呢也的的確確適應我們目前的機,是最善巧的一個法門。在末法的時候,我們要想解脫這個苦惱的最善巧的法門,莫過於念佛是千真萬確,但是祖師告訴我們說這是萬修萬人去,這也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為什麼我們修了半天修不去?這不是一個大問題嗎?當然這個原因很多,那麼,這個地方我簡單地說明一下。說我們所以為凡夫不能去的原因是為什麼?因為我們業障很重,而我們的智慧資糧不夠,所以我們要把業障淨除,然後呢資糧積聚了,那麼然後你拿這個功德迴向,如果夠的話,你就能夠往生,這是很明白的一個道理。 [01′20″]
現在我們其他的不談,說現在為了要求念佛,然後我就單單念佛,這個好。可是我們往往產生一個問題,因為剛才說的,眼前事實上面大家沒有圓滿的教授,所以往往啊除了自己走自己的這個一門以外,往往彼此間哪不能互相認識,乃至於排斥。「排斥」,這事情是有非常嚴重的障礙的。 [01′59″]
師父在這一段說:念佛是很多的,實際上的的確確適應我們目前的機,是一個最善巧的法門。但是祖師說這是萬修萬人去的千真萬確的事實,為什麼我們修了半天沒去?師父說:「這不是一個大問題嗎?」原因是很多的。師父舉了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業障重、智慧資糧不足。如果業障能夠淨除、資糧積聚了的話,拿這個功德迴向,自然就能夠往生了,說:「這是很明白的一個道理。」所以在到底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問題的思考上,師父還是集中在集資、淨障這個隨順於所有佛菩薩善說的觀點。 [02′56″]
可是這是對於不能往生、不能去的原因的分析,就是去的功德和淨化的業障不夠,所以拿來迴向的話不夠往生極樂世界。那麼為什麼不夠了呢?師父在下一段說:「其他的不談。」在這裡邊列舉了一個「排斥」。排斥什麼了呢?自己要走一門深入的這個法門之後,排斥其他的,師父說這是會產生嚴重障礙的。 [03′30″]
那麼為什麼內心裡會排斥呢?師父說:「眼前事實上面大家沒有圓滿的教授,所以往往啊除了自己走自己的這個一門以外,往往彼此間哪不能互相認識,乃至於排斥。『排斥』,這事情是有非常嚴重障礙的。」所以他那個起因,師父歸結為:因為沒有得到圓滿的教授,自己就走自己的這個門,其他的都不認識。第二步,因為不認識,乃至於排斥,排斥是有很嚴重的障礙的。 [04′19″]
〔心得〕
大家沒有圓滿的教授,所以往往啊除了自己走自己的這個一門以外,往往彼此間哪不能互相認識,乃至於排斥。『排斥』
1.
我有法,應當彼此間不能互相認識,因為沒有圓滿教授的緣故。
à同品遍成立:沒有圓滿教授 周遍 彼此間不能互相認識。
à宗法成立?我沒有圓滿教授嗎?什麼是有圓滿的教授?
2.
我有法,應當互相排斥,因為彼此間不能互相認識的緣故。
à同品遍成立?彼此間不能互相認識 周遍 互相排斥?
〔心得〕
為什麼會互相排斥?因為不正住,有黨執,自是非他,讚自毁他。
〔參考資料〕
LR P28L7
其中正住者,謂不墮黨類,若墮黨執,由彼蔽覆不見功德,故不能得善說妙義。如中觀心論云﹕「由墮黨惱心,終不證寂靜。」墮黨類者,謂貪著自宗,瞋他法派。應觀自心,捨如是執。菩薩別解脫經云﹕「應捨自欲,敬重安住,親教軌範,所有論宗。」
那麼到底為什麼在這裡提出了「排斥」,然後提出了這個嚴重的障礙?難道是排斥會造成往生的障礙嗎?去極樂世界的障礙嗎?如果這樣的話,問題就太大了!所以接著大家往下聽。 [04′41″]
佛說得清清楚楚,他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所以啊求各式各樣的法門。所有的法門它無非是解決一切眾生的種種方便的這個法,法無大小,本身最主要的應機、應機。而每一個法都經過佛無量劫捨頭目腦髓,這樣積聚起來的,所以它有它的無比的價值在。我們現在隨便輕輕易易地否定它、毀謗它了,不知不覺當中造成功這個謗法的障礙。我們修學佛法的人都應該了解,佛經裡面告訴我們,你造五逆十惡,諸佛菩薩有辦法幫忙你啊懺悔解除,你謗了法,對不起!沒有辦法。結果我們現在修行的人自己謗了法了,請問這個是什麼?增加無比的障礙!你說辛辛苦苦地念佛,念佛的功德不一定得到;你隨隨便便排斥別人,產生了絕大的障礙,你這樣的一點點你就能去了嗎?不但不能去啊,而且是積累了很多罪過,所以在這一點我只隨舉一例。 [06′13″]
剛才說「排斥」是源於沒有圓滿的教授,除了自己這個一門深入之外,彼此都互相不認識,甚至產生了排斥。那麼排斥到什麼程度呢?師父在這一段裡就直接引申到謗法這個非常非常嚴重的問題。學了《廣論》的老同學都知道謗法是非常非常恐怖的,為什麼呢?因為「佛說得清清楚楚,他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所以啊求各式各樣的法門。所有的法門它無非是解決一切眾生的種種方便的這個法,法無大小,本身最主要的應機。」這是師父剛才講的。 [07′07″]
〔參考資料〕
LR P14L9
極大惡行自行消滅者。如白蓮華及諦者品宣說,一切佛語,或實或權,皆是開示成佛方便。有未解是義者,妄執一類為成佛方便及執他類為成佛障礙,遂判好惡,應理非理,及大小乘,謂其菩薩須於是學,此不須學,執為應捨,遂成謗法。
遍攝一切研磨經云﹕「曼殊室利,毀謗正法,業障細微。曼殊室利,若於如來所說聖語,於其一類起善妙想,於其一類起惡劣想,是為謗法。若謗法者,由謗法故,是謗如來,是謗僧伽。若作是云,此則應理,此非應理,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菩薩宣說,此是為諸聲聞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獨覺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諸菩薩所學,是為謗法。」
若毀謗法,其罪極重。
三摩地王云﹕「若毀此瞻部洲中一切塔,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若弒盡伽沙數阿羅漢,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雖起謗法總有多門,前說此門極為重大,故應勵力而斷除之。
那麼「應機」,就是適應各種眾生的根機、心量。為了應機,每一個法都是經過佛無量劫,無量劫!大家要知道無量劫有多長的時間!多長的時間做什麼呢?「捨頭目腦髓,這樣積聚起來的。」就是一個一個積聚起來的無量法門。「所以它有它的無比的價值在。」佛陀是用生命換來的,不是用一生的生命,是用多少生、多少世的生命換來的這麼一個珍貴的法!可是由於我們不了解它的緣故,就認為它沒有價值,只有我現在學的有價值,其他人學的都沒有價值;忘記了其他人學的,也是佛陀無量劫來用頭目腦髓換來的。注意!師父在這裡邊用了幾個字:「我們現在」,注意聽哦!注意聽,不要走神!「我們現在隨便」,師父用了「隨便」,然後「輕輕易易地否定它、毀謗它了。」注意!「隨便」,何等輕鬆的、不在意的一個態度;「輕輕易易地」,幾乎就是順口就來了,眼神啊、心態呀、念頭上,就非常非常輕鬆地否定了佛陀用生命換來的這麼珍貴的法。用整個生命換來的東西,輕輕地、隨隨便便地就毀謗了、否定了它。 [08′49″]
〔心得〕
因為習性的緣故,所以很容易隨便、輕輕易易地否定它、毁謗它。
所以要作意對治,應遠離嫉妬、比較、輕毁,勤修隨喜。
〔參考資料〕
LR P141LL2
待他有二,謂見同法者,上中下座,遠離嫉妬,比較輕毀,勤修隨喜。設若不能如此而行,亦應日日,多次歡擇所應行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