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次 0322 (2021/04/29 ~ 05/02)
科判 道前基礎
廣論段落 P7-LL1 ~ P8-L6 此阿闍黎於五印度……廣則應知出廣傳文。
備註 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1冊 P154-L1註釋⑥ ~ P155-LL5註釋⑮完 寶賢譯師 西藏大譯師之一......此師為《噶當寶籍》的傳人。
接著我們可以介紹一下「寶賢譯師」,是略略地介紹,因為在《阿底峽尊者傳》的時候,我們再廣泛地講一下。寶賢譯師是西藏的大譯師之一,十三歲出家,奉藏王的命令到喀什米爾依止七十五位班智達學習翻譯,譯出了許多的經典。回國後藏王供出一個地方,為他建了寺院,然後請這個善知識宣說顯密的教法。 [00′32″]
大家可以猜一下他多大年齡才遇到阿底峽尊者?你們心中會猜幾歲呢?他十三歲就出家了,然後又去了喀什米爾依止到那麼多的班智達學習,又翻譯,而且又講經,算算這都多少年了?他八十五歲才值遇了阿底峽尊者!他把所譯出的經論請尊者校正,並且翻譯出阿底峽尊者所著的這個《誓言攝要》。又供養尊者黃金七兩等,求受勝樂灌頂及生圓二次第教授,並且依此教授專修後獲得成就。八十五歲值遇上師、值遇阿底峽尊者,這是寶賢譯師。 [01′21″]
〔參考資料〕
那時西藏的寶賢譯師已八十五歲,尊者問他:“您學那種法?”譯師把自己所學的粗陳梗概。尊者合掌說:“西藏有您在,無須乎我來了。”接著又問關於“續部教義,一個人在座上應當怎樣修?”譯師答以“應當依照各種儀軌所說的而修行”。尊者斥說:“譯師昏庸,西藏還得我來,應當把那些義理總合而修。”於是為譯師講密咒變化鏡。譯師生起極大的信敬,就把自己以前所譯的《般若八千頌》、《二萬光明論》、《八千頌大疏》等等都請尊重加訂正。
〔參考資料〕
《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
在壬午年他壽滿八十五歲時,恰值阿底峽尊者來藏,相會之下,他將過去所譯的許多經論,請尊者作了校正。尊者所著作的《誓詞攝要》由他譯出,成為最善譯本。繼後,他以黃金七兩和曼遮等供於尊者前,請求傳授《勝樂灌頂及生圓二次第教授》,得傳授後,他也就專修尊者所傳教授——三士道次第及生圓二次第,由此獲得親見本尊勝樂與成就。
享壽九十八歲,於乙未年季冬十七日,示現圓寂時,遍虛空中諸天神前來供養,天樂齊鳴,天雨瑞花等相,為當時城市一切居民所共見。據說未及修靈骨塔,而化往空行剎土中,發現乳白色三顆舍利,有一時中,響起如雷鳴聲中,舍利騰空不見。
所以有的時候因為我們去求法了,上師就會把這方面的寫出來,或者講出來了,後世像我們這些弟子們就會讀到。由於他去求法,我們會得到這樣的深恩,不然阿底峽尊者對於歡喜金剛和勝樂金剛方面的著述,我們就是看不到的。所以求法的人啊,他也能夠利益後世很多、很多的有情。頂禮這位善知識! [02′28″]
〔參考資料〕
《菩提道次第廣論》P22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者。如毗奈耶經云﹕「未請不應說。」謂未啟請不應為說,雖其請白亦應觀器,若知是器,縱未勸請,亦可為說。
〔心得〕
正法能夠住世,除了要有善知識,也要有具器的弟子能夠殷重的請法、受持正法,讓正法能夠傳承於世。除了感念尊者的功德,也要感念諸大祖師的功德。
眼前我的下手處是讓自己成為具器的弟子,能夠殷重的請法。讓善知識可以有因緣將正法傳受於世。
接著就是「卡巴勝位」,是阿底峽尊者座下的四大瑜伽師之一,也在約 11 世紀。他依止阿底峽尊者五年,聆聽了許多教授,特別熟練對法——就是論。在阿底峽尊者示寂之後,他又繼續依止種敦巴尊者。一生遵循阿底峽尊者的教誡,做什麼呢?捨世專修,親見許多本尊,獲得禪定。但是他圓寂得非常早,四十二歲在熱振寺圓寂。 [03′47″]
另外,「大瑜伽師」,是阿底峽尊者座下的四大瑜伽師之一,他的本名其實叫菩提寶。也是年幼出家,他在阿底峽尊者的座下聽法,注意!長時隨侍尊者,一直跟著阿底峽尊者。尊者示寂後又奉師教——奉阿底峽尊者的教誨——依止種敦巴大師,常駐熱振寺。種敦巴大師示寂之後,這一位善知識住持在熱振寺十三年之久,期間他就擴建寺院、培育僧才,對佛教做了很大的貢獻。 [04′27″]
接著是「卡達敦巴」,也是阿底峽尊者的弟子,在 11 世紀。這位善知識通達尊者所傳的許多教授,特別熟練的是波羅蜜多教授。也是在阿底峽尊者示寂之後,他就去依止種敦巴。而博朵瓦、慬哦瓦和樸窮瓦三昆仲,誰是他們的老師呢?就是卡達敦巴,以他為師。後來也是大弘佛法。 [05′32″]
〔心得〕
阿底峽尊者諸多有大成就的弟子,在尊者示寂之後,依照尊者的囑咐,繼續依止種敦巴尊者學習。由此可以看到這些殊勝的弟子有著極強的依止師長的心。
接著是「枯俄種三」,指枯敦、俄善慧譯師和種敦巴三人。種敦巴後面還會有專門介紹,都是阿底峽尊者在前藏的主要的弟子。像這個枯敦大師,在《阿底峽尊者傳》有他很豐富的傳記,我們這兒只是簡要地介紹。他原來叫「精進堅固」,在依止阿底峽尊者之前有依止其他上師學,後來長時依止阿底峽尊者,聽受了許多教授,特別精通波羅蜜多及閻摩敵的法門,世壽六十五歲。 [06′12″]
接著是「俄善慧譯師」——桑樸瓦,約
11 世紀。他是在智慧功德這個上師面前出家,之後到了康區,跟隨在覺窩色尊座前聽受經論的教義。他也到芒域這個地方,迎請阿底峽尊者,並且依止阿底峽尊者很多年,通達了許多法門,尤為精通中觀正見。看到這個心中就會有很大的喜悅,想要讀一讀他留下來的關於中觀正見的著作。他依照阿底峽尊者的授記,在桑樸建寺弘法利生,這位善知識是《噶當寶典》的傳人。桑樸瓦依止阿底峽尊者十年,在我們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 155 頁,這裡邊寫「桑樸瓦依止阿底峽尊者十九年之久」,這個「九」字是多的,把它劃掉就可以了,是十年。 [07′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