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21年5月5日 星期三

廣海明月 第323講

 講次  0323  (2021/05/03 ~ 05/05)

科判  道前基礎

廣論段落   P8-L4 ~ P8-L6 是等之中……廣則應知出廣傳文。

入門段落   1 P151-LL3 ~ P152-LL3 「第二、最勝弟子」......這是很重要的目的!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5525-130323

  接著就到了「第二、最勝弟子」,最勝弟子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弟子當中最殊勝的。「是等之中,能廣師尊所有法業大持承者,厥為度母親授記莂,種敦巴勝生是也」,在這些弟子中,能廣弘覺窩傑阿底峽尊者的法業、最主要承接傳承的弟子,就是度母親自授記的種敦巴勝生。 [0035] 

  度母曾經授記阿底峽尊者:「覺窩,你到西藏的話,會有一位優婆塞依止你,他將對聖教和有情做極大的利益。」阿底峽尊者可能是和度母師生的關係好得不得了,好像很多事情請問都有問有答。所以阿底峽尊者後來是長時間住在聶塘寺——又稱是「度母殿」的那個寺院,住在那兒長達九年之久。他也就是帶著那個度母像,一直對度母祈求。 [0108] 

  我們可以看到阿底峽尊者的弟子,對於「種敦巴」特別列出,另外還有「枯」、「俄」兩位,都是對聖教做有極大貢獻的,廣弘上師的事業。 [0125] 

  接著往下看。「造者殊勝略說如是,廣則應知出廣傳文。」〈造者殊勝〉簡單而言是這樣,欲知詳情可以閱讀《噶當父法》、《噶當子法》等尊者的廣傳。這是結語。 [0144] 

  接著仁波切給我們做了總結!「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這一個科判到現在為止已經結束了。這個法源到底清不清淨、是不是從佛陀一脈相承傳下來的,這是必須要了解的;了解之後,在自相續中對學習《廣論》的欲求心會有很大的幫助。 [0211] 

〔心得〕

為什麼了解法源清淨會在自己的相續中對學習《廣論》的欲求心會有很大的幫助?

因為知道法源的清淨,知道所學源自於 佛陀的教授,清楚確定能夠達到離苦得樂的方便,所以,能夠增長欲求心。

   「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誰是造者?阿底峽尊者。他是怎樣的人物呢?為了明白這點而開出前面〈造者殊勝〉第一個科判。看到造者殊勝時,要再再思惟,意識到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對於尊者他如何奉獻聖教、通達五明——五種明處、守護自己的增上戒學、利益佛陀的教法等等,有許多該了解注意的地方,要多思惟才能真正對造者生起清淨的信心。一旦有清淨的信心,加持很容易就會進來;如果沒有信心,不管怎麼學習,都很難有加持的,所以這對我們的行持幫助非常大。對造者有極為清淨的信心,也會對他所著的論典產生信心;如果對論典有信心,就有想學習的心,同樣地也就會生起想修持的渴望,這是很重要的目的!這是仁波切這一段的結示,特別地精采! [0333] 

〔心得〕

觀功生信:觀其功德,進而生起信心;「觀」即是思惟,思惟功德越多、越深入,越能生起清淨的信心。

信為能入:生起信心方能趣入,趣入其教授、所著論典,也才能夠得到加持,生起想要修持的渴望。

   這裡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怎麼樣能夠生起信心呢?看到〈造者殊勝〉的時候,仁波切說要再再地思惟。再再地思惟比如說:思惟阿底峽尊者有什麼地方是我們要學習的?如何奉獻聖教、通達五種明處、守護自己的增上戒學、利益佛陀的教法、還有他常常祈禱本尊,很多、很多事蹟。師父又加一句:「要多思惟才能真正對造者生起清淨的信心。」所以這一段前面講了,怎麼樣能生起清淨的信心呢?就是要對這些功德多去思惟。 [0415] 

  平常我們對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瑣事,有的人常常習慣於反覆琢磨,比如說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對一餐飯吃什麼費盡腦汁?穿什麼?房子怎麼改?或者一些瑣事,跟別人的關係處理又絞盡腦汁。但是有沒有絞盡腦汁地去思惟一下阿底峽尊者的功德?因為這樣的話,我們才會對他寫的論生起強大的信心。 [0444] 

  後一段,仁波切就叮嚀我們說:「一旦有清淨的信心」——注意!那個大家都期待的結果——加持力就會進來。注意!加持力就會進來,仁波切在這裡邊講了:「加持很容易就會進來。」我們都很想要得到上師、佛菩薩的加持力,比如說想要得到阿底峽尊者的加持力,那麼怎麼樣能夠得到他的加持力呢?要有清淨的信心。怎麼樣能夠生起清淨的信心呢?就一定要多多地去再再地思惟這些功德。如果沒有信心的話,不管怎麼樣學習都很難有加持力的。  [0529] 

  然後師父說:「這對我們行持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如果對造者有極為清淨的信心,也會對他的論典產生信心;對論典產生信心,就會想學論,同樣地就會想要沿著論典所講述的這些修行的扼要去修持。師父說:「這是很重要的目的!」我想問大家說:「這是很重要的目的」的「這」是指什麼?是不是要修行佛法啊?修行道次第、修行《菩提道次第廣論》啊?就是要實證三主要道,這是我們學習《廣論》的目的。 [0606] 

  那麼如何能夠達成這樣的目的?一定要再再地思惟造者殊勝——阿底峽尊者的功德。是這樣吧?數數地思惟之後會產生信心,加持力就很容易進來;加持力很容易進來之後,我們就能夠對修行產生極大的信心。那產生極大的信心精進地修行,哪有不成的?所以再次地強調了對於善知識修信的重要性! [0637] 

  希望我們一定要把仁波切的這一段放在自己的心上!千萬不要以為學《阿底峽尊者傳》只是聽一聽故事,好像聽一聽那個久遠的故事,它跟現在的時代有一個好像很長時間的隔閡,很多名字都沒聽過。不是由於好奇,而是要為了思惟阿底峽尊者的功德、產生信心來聽的。產生信心做什麼呢?我們要沿著道次第修行,枯竭老死的海,能夠發起利益如母有情的這樣一個心去希求遍智的果位。所以一定要把上師的叮嚀放在自己的心上! [0722] 

〔參考資料〕

【噶當寶冊】(藏Bkah!-gdams rin-po-cheh!I glegs-bam

又譯《甘丹寶冊》,全名為《尊者一天吉祥阿底峽傳記及喇嘛之功德法源泉噶當寶冊》(Jo-bo-rje lha-gcig dpal-ldan a-ti-s/ah!I rnam-ther,bla-mah!I yon-tan chos-kyi h!byun%-gnassogs,Bkah!-gdams rin-po-cheh!I glegs -bam)。內容以噶當派始祖阿底峽之傳記為主,附載噶當派的主要教義。

一般所謂《噶當寶冊》,系指阿底峽的嫡傳弟子仲敦巴(H!brom-ston)的傳記《噶當子法》(Bkah!-gdams bu-chos),及阿底峽的傳記(相對於《噶當子法》而稱《噶當父法》)。另外,亦有將此二部,加上作者不詳的《阿底峽抄本》(Jo-bo-rje lha-gcig dpal-ldan Atis/ah!I rnam-thar,Bla-mah!I yon-tan-kyi h!byun-gnas)、奈塘寺第七世基姆一切知者(Mchims-chen-mo,十三世紀)的《阿底峽傳廣本》(Ati^s/ah!I rnam-thar,Lam-yigchos-kyi h!byun%-gnas),及《封印秘傳書》(Glegs-bam-kyi bkah!-rgya,有三部),合稱為《噶當寶冊》。

在西藏原典中,《噶當父法》由二十九章構成,采仲敦巴提出問題,阿底峽回答的形式。《噶當子法》有二十章,採取阿底峽之弟子果格(Rn%og)與庫東(Khu-ston)發問,由阿底峽回答的形式。內容記述四種怛特羅等諸種成就法等,其中以‘十六念精’(Thig-le bcu-drug)成就法最為重要。

本書最初秘傳數代,且系單傳,至奈塘寺第九世時(十三世紀後半)始成為書籍,十四至十五世紀間廣為流布,不僅噶當派加以崇奉,格魯派亦視之為重要聖典。但有人認為《噶當寶冊》系十三世紀左右之偽作,唯《阿底峽傳廣本》是根據強多金巴(Bya-h!dal h!dsin-pa)所編的《阿底峽傳》(十二世紀前半)改編而成,最足信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