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項


2021年5月13日 星期四

廣海明月 第324講

 講次  0324  (2021/05/06 ~ 05/09)

科判  道前基礎

音檔  5A 05:32 ~ 08:21

廣論段落   P8-L7 ~ P8-L8 顯示法殊勝中……所詮圓滿。

手抄頁/  1 P134-L8 ~ P136-L1 ( 2016 南普陀版:P134-L7 ~ P135-LL1 )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5526-130324

  大家好!今天我們又到了研討《廣論》的時間,已經開始進入「法殊勝」了,在第 8 頁第 2 段。請大家看一下原文。 

顯示法殊勝中,法者此教授基論,謂《菩提道炬》。依怙所造雖有多論,然如根本極圓滿者,厥為《道炬》。 

  請大家聽一下師父的講解。 [0033] 

  那麼再翻過來有一段文,這個地方也說一下。第八頁第二段第七行,實際上這個就是甲二,第二個: 

顯示法殊勝中,法者此教授基論,謂《菩提道炬》。依怙所造雖有多論,然如根本極圓滿者,厥為《道炬》。 

  法殊勝當中,法有什麼好處?那麼要曉得,這個我們現在本論的這個藍圖,就是《菩提道炬論》。說阿底峽尊者造了很多論,但是最根本的,以及最圓滿的是《道炬》。根本是什麼?圓滿是什麼?說一下。平常我們談科學上面有兩個:一個是充分條件;一個是必要條件;必要是根本,充分是圓滿,兩樣東西。譬如說,一個就是質本身,一個是量圓滿,這兩樣東西,這兩樣都圓滿的是《道炬》。阿底峽尊者雖然造了很多論,這個才是。不但是尊者,佛菩薩也是如此,每一個成就的人,他說的很多法,因為根性不同,所對機不同,他有各式各樣的差別。但是有一個是特別的,就是說最徹底圓滿地把他所悟證的,從下腳第一步到最究竟圓滿的整個的佛法,和盤托出的,這個才是其中最殊勝的,那麼《菩提道炬論》就是屬於這樣的論。所以這地方特別說明,哦,我這個造者固然殊勝,這個法本身也這樣好啊!為什麼啊?他下面解釋一下: [0231] 

  師父在這一段的講解裡邊,我提一個問題:師父說阿底峽尊者造了很多論,但是為什麼在這裡邊說根本極圓滿者是《道炬論》呢?他這個「根本極圓滿者」,是從哪個方向闡述的呢?你們在研討的時候也會討論吧?為了闡述這個問題,師父說平常談科學上會有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那必要是根本、充分是圓滿——也就是說質是根本、量是圓滿,兩樣東西。那麼對於《菩提道炬論》來說,可以放眼去望菩薩所造的論,都是根據根性不同、所對機不同說很多法。 [0331] 

〔參考資料〕

業決定理者,謂諸異生及諸聖者,隨有適悅行相樂受,下至生於有情地獄,由起涼風,所發樂受,一切皆是從先造集善業所起。從不善業發生安樂,無有是處。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羅漢相續之苦,一切皆是,從先造集不善而起。從諸善業發生諸苦,無有是處。

--> 感苦果, 必定因為造惡業; 感樂果, 必定因為造善業。

--> ()果是善()因的充分條件, 有樂()果必然有善()因。

 所未造業不會遇者。謂若未集能感苦樂正因之業,則定不受業苦樂果。

--> 沒有造業, 必不能感果

--> ()因是樂()果的必要條件, 沒有善()因必然沒有樂()果。

   接著師父說:「但是有一個是特別的」,請問什麼是特別?這裡邊《道炬論》特別在哪裡呢?接著師父說:「最徹底圓滿地把他所悟證的」,最徹底圓滿地把他所悟證的,注意下面的,「從下腳第一步到最究竟圓滿的整個的佛法,和盤托出的,這個才是其中最殊勝的,那麼《菩提道炬論》就是屬於這樣的論。為什麼它是根本和圓滿的呢?大家有沒有看到?是「徹底圓滿地把他所悟證的」,注意!次第,下腳的第一步乃至到最究竟圓滿的佛法,全部都寫出來了,《菩提道炬論》就是屬於這樣的論。 [0432] 

  所以,在一個成就的人講很多法的時候,根性不同、對機不同的時候,比如說我們會看到某一部經典可能是宣說無常法宣說地很令人心動,而有的會講菩提心,有的可能會講這樣、那樣的。但是,教導一個修行人從下腳的第一步就按著次第這樣,像穿珠一樣一個次第、一個次第這樣講的,《菩提道炬論》是屬於這樣的論。所以這是它特別的地方,也是宗大師說:「然如根本極圓滿者」是《道炬論》的一個原因。那麼接下來還會再解釋,請大家繼續: [0518]

 具攝經咒所有樞要而開示故,所詮圓滿。 

  第一個,因為這個裡面包含了顯教、密教所有的宗要,所以它說的內容本身是最圓滿的。它沒有說小乘,因為這個大乘是必定從小乘的基礎上面上來的。就好像我們平常說:「你的學歷是什麼?」「啊!我是哪一個研究所畢業。」用不著說,我哪一個幼稚園,哪一個小學,哪一個中學,假定你這個研究所畢業的話,那一定是具足這個條件,這個很清楚、很明白。不過這個大乘佛法當中,確確實實是分成功兩部分,所以這兩部分,它都圓滿。這個裡邊呢,第一個質量圓滿,實際上那個質量圓滿一定包括那個次第的,這個地方又特別強調一下: [0613]

   「具攝經咒所有樞要而開示故,所詮圓滿」,說從一個凡夫下腳的第一步到最究竟圓滿的佛法,這裡邊都是有的,在這裡邊就會說顯教、密教、大小乘,所以前面看那兩個字叫「具攝」經咒所有樞要——很關鍵的部分——而開示故。所以對於一個找不到方向的,或者不知道從哪裡起步的,中間不知道該怎麼走的,乃至最後不知道怎麼走的人,看這個都是可以的。所以師父舉那個例子是說如果你是某一科的博士後的話,那麼你對這一科的課就都學過了。所以它「具攝經咒所有樞要而開示故」就都是包含的,它的所詮、它所顯示的內容是非常圓滿的。 [0704]  

〔心得〕

為什麼只講「經」、「咒」,沒有說小乘?因為目標是要「導具善者趣佛地」,所以,只需要講波羅蜜多大乘及密咒大乘二者。當中的內涵自然含括小乘中與大乘相共的法類。小乘當中與大乘不共之處就無須宣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版